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撰写医学论文科学性不强的具体表现 [复制链接]

1#
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67.html

科学性是医学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但很多作者写作的医学论文科学性并不强,比如,一些文章选题选得不好,影响了论文的科学性;亦有不少论文选题看上去似乎有创新性,但科学性很差,在研宄设计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导致论文质量下降而被退稿。依据达晋编译的经验,医学论文科学性不强的具体表现有:

一、选题缺乏科学性。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和客观事实,不可以凭想象来设计课题。虽然带有探索性的意思,但缺乏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选择治疗方案必须要有充分的根据,不能随心所欲。

二、缺少随机对照。多数临床类论文为单一的病例治疗报告,做对照的很少,而设计随机对照的则更少。有些设计了对照组,但并未做随机对照,而作者为了提高自己论文的档次,随意加上“随机”二字,治学态度极不严谨,大大降低了论文的可信度。对于一项临床试验来说,做随机对照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有对照才有说服力,进行随机才能做到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种因素的均衡,避免产生偏倚,得出不科学的结论;如能做到双盲随机则可以获得更可信的数据,为循证医学提供最可靠、最有力的证据。

三、治疗与观察指标不当。这是医学论文中常出现的情况。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规范和适应范围,但有些医生不按规范进行治疗,还有一些是检测手段应用不当或不合理。因此常常会得出一些不科学的结论;亦有些作者文中方法交代不清,影响了论文的科学性。

四、样本量不足。作为一项科学研宄,统计学要求的适当样本量是能否得出科学结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样本量小,偏差会大,不足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当然样本量过大,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亦无必要,因此适当的样本量是科学研宄的一项基本要求。样本量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应该根据研宄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科学测算,得出本项研究需要的样本量。

五、统计方法错误。釆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直接关系到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许多论文对数据未进行统计处理;有些进行了处理,未交代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些采用了错误的统计学方法,这些均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必须掌握各种统计学检验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不应盲目套用某些检验方法而发生错误。

六、数据前后不一。不少论文数据前后矛盾不统一,具体表现为:论文摘要中的数据与正文中的数据不一致;总例数与分型例数相加不一致;文字描述与图表中的数据不一致;结果中的数据与随访的数据不一致。这些问题反映出作者对数据未作认真的统计和核对,工作缺乏严谨性,同时亦给审稿者产生一个疑问,资料的真实性是否有问题,数据可靠吗?

七、研宄不符合伦理要求。有些研宄既没有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批件,亦未写明患者是否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因不符合伦理要求而被退稿。

八、图表质量不符合要求。由于图表不符合要求,常导致退稿或要求返修。主要问题表现在:图题、表题文字表达不能简明扼要反映出图、表的内容;未采用三线表;表中数据含义表达不清,难以看懂;图中横坐标与纵坐标表示的意思位置颠倒,或座标轴上的刻度值随意标示,不能将内容正确表达;图中线条未用容易让读者区分的线条表示出来;电泳图、免疫组化图、组织切片图等拍摄质量差,或像素太低,不能说明相关问题。

九、参考文献陈旧或编排不规范。引用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便于读者进一步査阅,也是尊重他人的科学成果和著作权的体现,同时还是反映作者对相关研究领域是否熟知的一杆标尺。在论文写作中,不少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陈旧,有些甚至引用的是二次文献,未与原文核对。有些作者参考文献的编排不规范,缺作者、杂志名、卷、期、页等;还有的文中的标注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对应不上,这些均影响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和对作者治学态度的评价,降低了稿件的命中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