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利润率150,翟天临带动了一个产业链 [复制链接]

1#

翟天临,凭一己之力,净化了学术圈?

眼下,各大高校的毕业典礼相继结束,但对于一些准应届生来说,毕业尚是一场未竟的苦旅。

在东南某高校研究生院工作的陈现,最近一两个月常能遇到败兴而来的学生。有毕业论文没有通过的学生,问我们是不是因为‘翟’事件才那么严格。还有家长来求情的,说孩子工作都找好了。

今年2月,不知知网的演员翟天临,因学术不端而被北京电影学院撤销博士学位,没想到拔萝卜带出泥,引发全网热议的同时,相关导师和高校也备受质疑。

翟天临事件几天后,教育部公布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到要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生考试弄虚作假等违反十项准则的行为。

2月28日,教育部再发通知:要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

严审之下,有人欢喜有人愁——高校对论文重复率的要求变严,学生私下查重的需求激增,原先百余元的查重价格,今年翻倍,网店销量倍增;但对学生来说,走高的查重费用成为可承受之重,如何降重则成为心头大病。

6月现身震区宜宾救灾的翟天临,真的凭一己之力,净化了学术圈,甚至带动了查重产业链?

审查加码?

同学们要学会使用cnki,中国知网,查找论文,学习参考,不要像某明星。

今年2月底,南方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张峰,在QQ群中如此告诫今年他指导的本科毕业生。此时距离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不久,张峰还在群里强调了一句:今年要求很高,有盲审环节,望大家认真对待,绝对不要抄袭。

该校管理专业的届本科生樊青,也明显感觉到今年毕业论文评审大不同:今年本科有三辩。樊青所说的三辩,即第三轮答辩。她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往年,学院顶多对本科毕业生设置两轮答辩,如果论文有问题,第一轮无法通过则将进入第二轮答辩。

本来一辩下来应该没有几个进二辩,但是今年,应该是有三辩的缘故,进二辩的比例就上升了。第一场下来有四成进二辩,我们宿舍就一半没过……我有个朋友进入了三辩。她说。

无独有偶,5月29日,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也发布了本科毕业生第三轮答辩的通知,翻看该院的通知公告可以发现,往年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最多只有两轮。

而对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来说,年学位论文的审查加码,明显是从查重率开始的。

查重,顾名思义,就是对论文的重复率进行审查。目前国内高校通常使用中国知网、维普网以及万方这三家检测平台,来对学位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防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重复率也常常被称为查重率相似度复制比等等。

上述三家论文检测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与机构合作的数量上,目前中国知网超过1万家,维普为多家,万方尚不明确。记者了解发现,相对而言,知网查重在高校师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使用度。

最近刚刚拿到全日制法学硕士学位的*雨向记者表示,她所在的高校,要求硕士毕业论文查重率在19.9%以下。以往学院审阅论文时,通常不对查重率有限制,只要在学校规定范围内即可。但今年,学院要求论文查重率必须在15%以下方可送审。

非全日制研究生要想在年轻松毕业,也没那么简单。全国排名前五的某高校就读MBA的严斐,被导师要求论文查重率要在3%以下。实际上,学校规定的查重率是在10%以内,但导师基本要求5%(之内)。

除此之外,今年,严斐就读的高校也对MBA毕业论文设置了盲审(匿名送审)环节。原先,学校只会给按期毕业的学生安排小组评阅,就是几个老师一起对论文给出是否答辩的意见,随后学生依据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最终答辩。

但今年小组评阅环节全部变成盲审。严斐告诉记者,学校也给论文导师进行培训,对论文做更高要求。

理工科应届生同样面临更严格的论文审查。

往年我们专业导师可能不会太管,最多就是开题和盲审前看一看,提提意见就算了。华南一所高校的工科研究生关逸对记者说道,但今年严一点的老师,会没几天就让进度慢的学生汇报进度、催促他们加快进度,也让进度快的学生根据他提的各种意见完善论文。

从毕业答辩结束到归档的前10天,在地质高校就读硕士研究生的王世林,每天要花费十几个小时修改论文。偶尔熬个夜,排版、图件美观、标点……都得改到老师总体满意。他也发现,答辩时老师们的问题数量有所增加,评委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更多。

三轮答辩、查重加码、增设盲审、意见变多……学校、导师对毕业论文严抓死磕,成为多数受访大学应届生的同感。感觉整个写作过程,老师和学生的付出可能都更大了吧。关逸说。

但吉林大学副教授、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兴杰告诉记者,学术不端是高等教育界的老问题,前些年开始,毕业论文的检查就已经很严了。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此后数年,教育部都下发通知和意见,要严把毕业出口关,并在年和年的部门预算中,每年专门划拨万元,对篇学位论文展开抽检。

价格翻倍

审查加码,首当其冲的需求就是论文查重。

记者采访的5位应届生,查重次数多在2到3次。我自己查了2次,别的同学,多的可以达到4至6次。王世林告诉记者,在严格的论文审核形势下,学生查重的次数明显增加。

他在研究生期间,利用寒暑假到专业对口企业实习,在论文中运用了实践时研究而来的数据与成果,但仍免不了2次查重。同样是工科生的关逸,也查了2次重复率。

如果所在高校使用的是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生可能还要花大价钱买查重。

在电商平台上可以发现,网店提供的查重服务价格有高有低,便宜的1.8元,贵的超过元,产品名称与品牌也有所不同。有些网店直接打出中国知网检测的字样,价码也更高。

一位声称可以提供知网查重的网店客服向记者表示,不同学位论文对应不同的知网查重系统,价格也不尽相同。目前,如果是期刊投稿论文检测,价格仅在百元之下甚至二三十元;本科论文检测在百元左右,硕博论文查重价格最高,可以超过元。

查重价格还有淡旺季之分。每个时间段成本价格都是不同的。网店客服向记者解释称。严斐也发现,今年2月底,她第三次在网店购买MBA论文知网查重服务时,价格还在元,但到6月就上涨至元,她庆幸自己完美避开了涨价。

通过第三方平台查询历史价格可以发现,某知网硕博士论文检测商品,在每年3月到9月,尤其是毕业季前后,查重价格达到高峰,通常在元以上,而其他时间价格明显走低。王世林就透露,在高峰期,他与同学单次查重花费都在元至元。

查重需求增加,提供检测服务的商家销量也有所提高,甚至价格也翻了番儿。记者找到一位查重网店店主,询问其今年审查更严,客人查重次数是否有所增多,该店主并未否认。

高校教师方鸣也向记者透露,今年有应届生对她抱怨,今年网店的知网查重价格贵了很多。

记者通过第三方平台,对部分销量较高的知网查重商品进行了价格比对,从价格趋势图中可以看到,在年,某店硕博士论文检测价格最高为6月中旬的元,而到了今年同期,该商品价格全线超过元,最贵时甚至达到元。

本科论文检测的价格同样出现翻倍增长,今年最高价为元,而年同期价格为65元。

店方解释称,查重价翻倍,是因为知网给的价格高些,我们的价格也就会高些;知网给的价格低些,我们的价格也就会低些,成本一直涨,价格相对就涨了,那么所谓的知网查重成本价又是多少呢?

记者通过咨询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销售人员了解到,高校购买知网硕博士论文检测系统服务,篇以上,一年的基础价格为11万元,并给校方提供1个主账号,10个子账号;如果没有超过篇,则每篇检测单价为元。

也就是说,以硕博士论文检测为例,如果按照最高峰元左右的价格以及元单篇的知网成本价,这类查重商品的利润率可以高达%;如果按元的价格出售,利润率同样达到60%以上;要是检测论文超过篇,单篇成本可能远低于元,查重网店的利润空间更难以想象。

多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最新数据显示,教育部预计年毕业生数量达万,截止至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种,对商家而言,毕业生和期刊投稿人都是主要客户群体,潜在的查重市场,深处是广阔的利润高地。

高利润为商家带来财富,但溢价转嫁到学生身上,则成为负担。

花多元买了2次查重的*雨直言,这笔查重费用是真的很贵,负担非常重。当时她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微薄的薪水要对付日常开销,多元查重费看似不多,其实对学生而言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尤其有些学生还查了3次以上。

网上卖的家养老母鸡,养了一两年,给你抓好、宰好、冻好甚至炖好,都只卖块;论文检测,单次就要多块,确实有点贵了。不说学生,工作10余年、在某新媒体公司担任中层管理的陈女士,在听闻论文查重的售价后,也感到价格小贵。

但很少应届生会因为这笔不菲的支出而放弃查重。大家对待自己的论文都比较谨慎,事关自己的学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都希望自己能把重复率降到更低。正如王世林所说,高校应届生期待按时毕业,即使查重费用偏高,也不会吝啬。

都是李*

在电商平台,查重服务销量爆棚,在搜索引擎中检索查重,琳琅满目的查重网站也应接不暇。大量商家称,自家的论文检测与高校使用的系统相同,消费者可以自助登上查重页面,输入订单编号,上传文件查重。店家称查重结果保证和学校结果一致,甚至可以在知网的官方网站检验报告单真伪。

但实际上,中国知网并没有对个人用户开放过论文检测业务,只与机构展开合作。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公司从来没有对任何个人和单位提供所谓的自助检测系统,所有声称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