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涨粉30万播放1亿刷爆朋友圈的100 [复制链接]

1#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70166.html

年,今天全网刷屏的关键词之一,同时也是视频号“星球研究所”最新一期爆款视频的主题。

6月25日,也就是建*周年的前6天,“星球研究所”在视频号发布了题为《年重塑山河》的10分钟短片,从地理的视角,讲述了中国人如何进行地表塑造,科普多年来中国发生的种种变化。

截至发稿前,视频播放量达到1亿,点赞量超过万,帮助“星球研究所”视频号涨粉超30万。

这并不是“星球研究所”第一次在视频号输出爆款,今年4月,“星球研究所”发布《中国空间站》,满足观众对于空间站的求知需求。截至目前收获万播放量,万点赞。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相继被新华网、人民网转载,《年重塑山河》也得到人民网的转载。

今天,我们专访到“星球研究所”合伙人魏桢、天翔,其中,魏桢也是“星球研究所”的主编,和他们聊了聊《年重塑山河》背后的故事,以及从古典图文媒体向短视频的转型过程。

《年重塑山河》是如何诞生的?

《年重塑山河》的片头有一张老式地图,奠定了整个视频的调性——用地理做科普。

“地理”,是“星球研究所”的一个重要内容基调。

在“星球研究所”多个内容平台的主页介绍中,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在《年重塑山河》中,“星球研究所”分别从“连接”、“重组”、“修复”三个部分依次切入,讲述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山河破碎的落后状态,通过打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弯道超车,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直观的视频影像与情感充沛的文案相结合,极大触发了观众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视频号评论区,不少观众留言“为祖国强大而自豪”、“莫名泪奔”,其中包括去年底在视频号进行流星雨直播的摄影师李*霖。

新榜: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划《年重塑山河》这个作品?

魏桢:大概从5月初开始做,花了6-7周时间。

新榜:制作这样一期视频的流程大概是什么样的?

魏桢:先找选题,选题确定后会花一段时间去查找资料,在资料充足的基础上,再进行文案的产出。文案先交由内部进行第一次审核,初审通过后,再交由外部专家进行第二次审核。

经历内外两次审核通过后,美术动画、视频部门的同事根据文案内容去制作动画、剪辑视频,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将对内容进行反复确认,最终才会上线成品。

《年重塑山河》片尾出现的参考文献说明

新榜:每期视频的素材来源于哪些渠道?

魏桢:主要来自于我们合作摄影师的授权素材,上一年度我们一共认证了位摄影师,另外一小部分涉及历史事件的素材来自相关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我们会在画面中标注视频来源。

《年重塑山河》片尾出现的摄影师名单

新榜:当初为什么选择使用《年重塑山河》作为标题?

魏桢:我们将中国地理的内容创作分为了几个时间维度,“年”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维度,“重塑山河”则体现了这一时间尺度上中国地理变迁的特点。

新榜:相继推出《中国空间站》、《年重塑山河》两个视频号爆款后,对你们产生了哪些影响?

魏桢:直观上是粉丝数量的增长,尤其是以视频为主的平台。之前“星球研究所”主要专注于图文领域,出现这两个视频爆款后,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视频领域持续探索,这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更重要的核心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