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正在做毕业论文的大学生,已疯 [复制链接]

1#

诚言呈语

时间到了这个时候,估计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在经历学习生涯的最后一道坎,毕业设计了。

作为整个大学里的大Boss,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的难度,自然都是拉满的。

但勇敢的,或者说是鲁莽的大学生们在开写之前,却反而常常是充满了期待。

这到底是学术的魅力,还是当代年轻人的上劲?

其实都不是。

之所以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是因为虽然你知道毕业设计很难,但压根就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难。

而在拿到一个宏大的课题时,却又往往会对自己的真实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高估。

所以前三年半学得好的,开始期待标新立异,而学得不咋地的,也开始盼着证明自己。

于是,一段从学术新星到学术边角料的心路历程,就这么展开了。

先说理工科吧。

毕竟相比于只有一篇论文的部分文科专业来说,他们的毕业设计相对来说程序要多一点。

理工科的毕业设计,一般来讲都是命题的。

这倒不是限制大伙的想象力,而是你的导师怕你把课题难度一杆子杵到了头,压根就没法开始。

在这个时候,那些看起来包罗万象的课题,是备受追捧的。

因为想巩固知识的,想贴近工作的,或者是纯属想秀一波的,都在盼着把难度拉满。

可是最后就算是选到了自己“心仪”的题目,然后呢?

然后就是无限期地停滞…

这不是夸张,因为光是这个设计的开头就没法开,毕竟你这个题目已经是上一届的学长写过的了,总得有点区别和新意才行。

可是说实话,一个题目用几年,改改数据来回来去地做,就算是做完了,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等把这个闹心事给解决了,一般来说一个礼拜也已经过去了。

而随后要面对的,就是把课题分步拆解所面临的难点。

说实话,虽然目录是写完了,结构是搭好了,但这也仅仅是个张嘴就能说的结构而已。

而需要填充在结构里的知识点,对很多人来说往往都是天书,想解决的话,基本都是靠现场自学。

当然了,前提是你得能学得会才行。

所以理工科的毕业设计,基本上就是一个现学现卖的过程。

而开题时雄心壮志,结束时面对现实,就是大伙的常态。

相比之下,没有设计的部分文科类专业看起来就有点轻松了,因为他们只需要一篇毕业论文就行。

但实际上,光写论文的难度其实也不低,首先在选题的自主性上,就是个大麻烦。

因为你能想到的题目,不是师兄师姐写过了,就是八百年前就有人研究过了。

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个学长们没写过的,但没准还是当年他们也想到了,但是鉴于难度太大而没敢写的。

所以琢磨来琢磨去,也只能是把学长们的题目改改文字顺序,然后再炒一遍冷饭。

选题选完了,接下来是素材。

素材这玩意实在是太难找了,因为找通俗的,查重过不了,找生僻的,自己又未必看得明白。

好不容易选定了素材,没准还是个爆雷前夜的瑞幸咖啡。

这不是吓唬谁,因为当年真的有一位天文学博士研究的一颗小行星,在论文出来之前突然被撞没了…

所以,大多数人写毕业论文的常态基本上都是一个字:拖。

现实版的人有多大胆,作业拖多晚。

当然了,毕业论文也是有时间要求的,总不能一个课题让你研究一辈子。

可是要把几个月的划水日常,总结出一篇几万字的正规论文,这得有多能编才能过得了关呢?

需要注意的是,写论文肯定要参考文献,而在查重机制下,你还不能大篇幅地引用。

就比如说某论文查重网站吧,重复的标准就是连续13个字相同(不包括虚字)。

写到最后可能有些人会感觉,寒窗苦读了16年,原来最有用的是小学四年级学的“近义句”。

要是连近义句都不会写怎么办?

听说有大神把引用内容用翻译软件先汉译法,然后再法译英,最后再英译汉。

虽然这是真的避开了查重机制,但说实话,那“处理”完的文字也基本上都不像是人话了。

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难处之外,毕业答辩也是个坎儿。

有时候那都不能叫答辩,还不如说就是“奇文共赏”。

这个过程的评判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就是在检验师生关系。

要是导师平时对你还行,一般也不会问什么太难的问题,但如果导师平时就看你别扭,那这个过程的长度就会十分钟也是它,半小时也是它。

所以,要顺利通过答辩,首先得调整好心态,务必要调整到一副随时准备自责,被问就要检讨的态度来。

而在被刨根问底的时候,也一定要淡定从容,秉承着“只答不辩”的原则,揣着糊涂装明白。

反正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虽然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懂。

回忆起当年做毕业设计的过程,直到今天还觉得有点瑟瑟发抖。

因为设计不会做,答辩时也几乎都是导师在“自问自答”,跪着都看不懂自己写的到底都是写什么。

那种有劲使不出的迷茫和羞愧,几乎是每天都在拷问着自己:你前三年半到底是学了个什么玩意。

虽然最后导师给了个“优”,但从那时开始我也明白,走出校门后的“优”,光凭舔着脸硬要是要不来了。

所以,正在读大学的学弟学妹们,要是有时间的话,咱还是好好读书吧。

毕竟自己的身价,永远和知识成正比。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