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姬发建立周王朝之后,过了2年便抑郁而终, [复制链接]

1#

前言

在封神演义的最后,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等人的辅佐下,成功灭掉了商朝,不管是从哪一点看,他都给人们留下了英明神武的印象。只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仅仅两年便抑郁而亡。那么,隐忍百年,好不容易开启贤明治国的一代圣主,到底有何忧虑呢?

周朝兴于周文王

追根溯源,周王朝的崛起过程,与秦国非常相似,他们都是经过几代国君的持续奋斗,才为自己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姬发之所以能够完成推翻商朝的这一历史壮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的父亲周文王姬昌。要知道,在商朝还是武乙统治时期,姬发的爷爷季历,为商朝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因此,部落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

后来武乙去世,商朝改由文丁统治,他忌惮季历的实力,便将其封为西伯侯,软禁在了都城,不出所料,季历在都城被害死,他的儿子姬昌继承了诸侯实权。按理来说,自己的父亲被害死,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报仇雪恨这条路,但姬昌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一副温顺模样,继续在商王手底下卑躬屈膝,光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姬昌并不是鲁莽之人。

虽然说,他当时接手的诸侯国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但姬昌并不满足于此,反而勤*爱民、广施德*,尤其是“九一而助”的*策,将田地重新划分,让百姓可以选择帮助耕种公田,并且只收取1/9的农业税,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税率可以说是很低了。不过,这样一来,就给了农民很宽松的生存空间,也增强了群众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渐渐的,社会财富就开始积攒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姬昌贵为一国之君,身上却从来没有一丝奢侈风气,有时候,还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亲自到田间劳作,如此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让他的名声很快传遍诸侯国。或许在现在看来,姬昌的*策理念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那个时候的封建王朝,能够制定“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要求,已经算是超越时代的思维认识和执行力。

像姜子牙、伯夷、叔齐等人才,都心甘情愿为姬昌效力,而且,类似这样的德*措施还有很多,比如减轻刑罚,废除犯罪妻子连坐的规定等等,让姬昌在人民百姓中的公信力变得越来越强。《荀子·哀公》中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也就意味着,民心的重要性,而姬昌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说明他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

周王朝的建立

况且,为了实现心中隐藏的目标,他也很善于暗中铺路架桥,表面上是用自己封地中洛河西岸的土地,换取商纣王废除“铜烙”这一残酷刑法,实际上,引起了百姓对商纣王的更大仇恨,而他在众人的心中,便留下了一个圣君明主的形象。再加上,他迁移都城的过程中,吞并了密国、黎国等诸侯国,这样一来,就打通了通往商朝统治核心的道路,而这也为周朝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说商纣王昏庸无道,但在他的身边,还有很多足智多谋的臣子,所以姬昌势力的迅速膨胀,也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那个时候的姬昌,其实已经具备了讨伐商纣王的实力,可他却一直隐忍蛰伏,直到去世,都没有发动战争。后来姬发成为新一代诸侯,也没有急功近利,不过他的心思已经非常明显,只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姬发起兵之际,四方诸侯纷纷前来投奔,强大的实力让商纣王的*队一触即溃,最后的结局大家也清楚,商纣王无力回天,在鹿台自焚而死,自此,商朝灭亡,周王朝建立。姬发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在返周后选定伊水、落水一带夏人的故居地,准备建立新的都邑,但还没有实行计划就已病逝,而这距离周王朝建立,仅仅过去2年时间。

周武王为何抑郁而终?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虽然姬发建立了周王朝,但在灭商之后,天下并未太平,再加上,残余的殷商势力依然存在,不可能一下子铲除干净,而且周边封国也有殷商的拥护者,所以不能用太激进的方法。为了安抚东方的殷人,他便让纣王之子武庚继续居住在朝歌,统领殷商旧部,并派了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旁监视,没想到事与愿违,采用的这种怀柔*策,让武庚将殷商势力越发的扩大。

本身周武王就是以小邦之主统治万国,一方面既要牵制原商朝的势力,另一方面还要巩固自身的统治,不稳固的根基,便成了姬发最大的忧心之处。为了不让各国为虎作伥,姬发便广施仁*,给予了各国很多好处,可这样做,不仅没有得到各路诸侯国的诚服,反倒让那些国家,与武庚关系走得越来越近,尤其是徐、熊、盈等国,甚至都不来朝贡,这让姬发深感不安。

在父亲姬昌时代,姬发的精神就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伐纣之战时,就已经耗尽了精力,如今又被殷商旧部的发展形势所困扰,为了巩固全国*权,他每天夜不能寐,就这样,因为过度操劳导致身体严重受损,到最后身心不支,忧郁病倒。作为周王朝的第一代天子,姬发的去世,势必会引起天下大乱,所以大臣们在得知他的身体情况后,都在想办法极力挽救,奈何忙活了一场,还是抵不过天意。

临终前,他的心里依然挂念着周王朝的前途,可残酷的现实,让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自己十几岁的儿子,托付给了自己最信任、最有才能的弟弟,希望他能辅佐朝*。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也就是说,姬发去世时,已经93岁高龄,也算是寿终正寝。不知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文献:

《荀子·哀公》

《礼记文王世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