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通过强化改革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控制住吗 http://m.39.net/news/a_6599284.html

导读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强则综合国力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使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等。

如何通过强化改革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加强青年理论人才培养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黄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青年理论人才培养,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大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青年理论人才培养体系

应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功底、突出创新能力、优良学风文风”的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明确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双重点、双过硬”培养目标。在政治素质上,教育引导青年理论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专业素养上,教育引导青年理论工作者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创新思维方式、提升学术素养、完善知识结构,能察势、善释惑、会发声、敢亮剑。

加快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衔接顺畅、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纵深发展:本科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兴趣、学科意识与综合素质;硕士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并拓展其学术视野、思维方式;博士阶段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鉴别能力、应用能力、阐释能力。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及边界,引导研究生保持学术研究与学科方向一致;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核心课程教材,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情况的指导管理,强化中期考核、政治素质考察。

加强学科建设,筑牢青年理论人才培养平台

应以一流学科支持青年理论人才培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优势优质学科、成为孕育青年理论人才的摇篮。

夯实学科建设发展平台。依托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等的资源优势,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教育,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教育提供更多优质生源;建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研究中心、智库等建设,用平台培育、聚集优秀青年理论人才。

优化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文献中心、数据中心等便于资源快捷共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信息化平台;推进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建设,支持和鼓励青年理论人才推出名篇名作、成为名家“名嘴”。

拓展学术交流互动平台。组建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组织,并设立青年分会;定期举办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活动,为青年理论人才创造更多交流协作机会;设立专项基金,资助青年理论人才加强与国(境)外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知名专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视野。

健全体制机制,厚植青年理论人才培养土壤

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和帮助青年理论人才成长。

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依托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党性教育基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一批青年理论人才研修基地、实践基地,通过培训研修、访学考察、攻读学位、项目研究等途径,提升青年队伍素养;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家名师传帮带作用。

畅通青年理论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遴选制度,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考核评优等方面统筹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在人才评选项目中单列青年理论人才指标,在相关教学和科研项目评选中适当向青年人才倾斜;注重将青年理论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始终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掌握。

积极营造成就青年理论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不断完善培养青年理论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党政领导干部应主动联系青年理论人才,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给他们出题目、交任务,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做好研究生教育文章助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尹碧波谢志远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须发挥好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强大基础支撑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新时代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比,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数量仍偏少,须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教育这篇“文章”,加快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科教融合创新体系、优化产教融合体系,以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做好超前布局、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文章

推动研究生教育超前布局、统筹规划与优先发展,是我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省所普通高等学校中12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6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占比偏低,特别是博士授权单位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不到3%;从年招生规模来看,湖南省属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数仅占全国博士生招生总数的1.19%。

为改变这一局面,一是应超前布局博硕士学位单位与学位点。把握三年一次的学位点申报机遇,增加我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尤其要超前布局国家和湖南亟需专业学位博士点;二是统筹规划类别和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加大动态调整力度,优化博硕研究生类别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省内布局,使我省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创新高地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三是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学科专业给予政策倾斜,允许条件成熟的高校打破本科专业办学年限限制,直接申报这些学科专业的省级重点学科、“双一流”学科及相应硕士点和博士点,以抢抓新一轮新兴学科专业发展机遇。

做好强化科教融合文章

科教融合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拔尖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我省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个;学术学位点实现了13个学科门类全覆盖,专业学位点覆盖了46个专业学位类别,学科专业布局基本完备。但校际之间深度融合、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科教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强化科教融合,一是要促进科教互化。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融进研究生教学,支持依托科研成果编写基础学科与前沿教材,更好掌握基础科学与学科前沿的话语权;二是鼓励校际共享。积极构建和完善兼职导师制度,突破科教融合平台的校别限制,整合全省优质导师资源,形成培养高层次人才合力;三是鼓励学科交叉。鼓励各高校紧扣科技前沿和国家、行业企业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增加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统计等相关课程和培养环节,强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培养,更好发挥“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融合在我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中的促进作用。

做好深化产教融合文章

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的重要机制,是高校助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省先后推出学科竞赛、创新论坛、科研创新项目、暑期学校、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等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仅-年,就立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多项、建设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个,初步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然而,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仍须强化深层次内生动力。

深化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一是应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内生动力机制。在建设一批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基础上,出台国家、省、校三级实践实习基地税负减免支持政策,有力激发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二是鼓励校企深度融合。尝试将研究生招生计划直接下到研究生工作站、创新中心或校企合作研发中心等平台,鼓励企业全面参与研究生教育,让研究生教育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需求;三是建立多维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应允许导师带领研究生以项目、团队成果形式进入行业企业,并允许和鼓励以项目实践成果、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应用等作为获得相应学位的依据。

(作者系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传扬湖湘红色文化促进高校美育创新

周文敏杨梦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工作应“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其中就高等教育阶段美育改革提出“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湖南是“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构筑起湖湘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之美”,丰富多元的革命纪念场馆和文物,以及绘画、音乐、戏剧、文学等红色文艺作品等造就了湖湘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之美”。当前,我省高校应进一步将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推进美育教学创新,充分发挥湖湘红色文化的美育功能。

——创新湖湘红色文化教学,提升大学生审美水平。

经过历史沉淀和深入挖掘、凝练、创作,湖湘大地涌现出的一大批红色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已演变成具有高辨识度的艺术资源,一支支广为流传的红色歌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无不彰显着湖湘儿女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将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美育,应注重结合地方优势创立特色课程,对湖湘红色文化延伸产品提优提纯,以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入课堂。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改变过去的单一授课模式,着力打造视觉、听觉、触觉“三感”融合的红色文化艺术教育:比如在引导学生赏析红色美术作品时加入听觉元素,以红色歌曲来创设教学情境;将革命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片段作为教学导入环节素材,将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作为教学故事;带领学生走进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以沉浸体验式教学深化学生对湖湘红色文化的认识——实现在通感美育作用下让学生浸润在红色文化艺术中循序渐进提高审美水平。

——强化红色基因传承,厚植大学生向上尚美精神。

当代高校美育不能只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信向上的责任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此丰富精神家园。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深蕴其中的红色基因。

这就需要高校美育工作者在深刻领悟湖湘红色文化精神基础之上大力开发地方、校本教材,在教学中强化精神品质教育: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位于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善思笃行的精神。比如讲述“半条棉被”故事时,引导学生重温红军长征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切实体会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须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引导学生以组织或参与校园宣讲、话剧演出、绘画展览、社区传播等方式增强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布置课程作业可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呈现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多元认知与表达。

——推动学用相长,提升大学生创美能力。

将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学,既有利于传扬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双创”发展,也有助于青年学子在湖湘红色文化熏陶下成为勇于推陈出新的创美之人,创造、生产、传播更多富有新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艺术精品力作。

为此,应注重将湖湘红色文化美育教学与人文素养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优化艺术课程结构,强化学用相长、“产教融合”,推动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回馈社会;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充分彰显湖湘红色文化“爱国、求实、创新”特质,并以此不断提升艺术修养;让湖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入行”,引导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强化榜样教育助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

蒋慎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涉农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年9月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表示,希望涉农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涉农高校毕业生投身“三农”事业,但在总量上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榜样教育是将先进典型作为榜样,以其高尚品德、价值观念、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启发、引导、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获得启迪和鼓舞,进而模仿榜样行为、形成与榜样一致品质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都被看作重要的教育方法。我国“三农”领域榜样资源丰富,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农民院士”朱有勇、“时代楷模”黄文秀等等。涉农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榜样教育,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

——传播榜样声音,厚植“知农爱农”赤子情怀。

将受教育者对榜样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理解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是榜样教育的核心要旨。涉农高校应传播好榜样声音,激发广大农林学子知农爱农热情,坚定其学农爱农理想信念。

发挥课堂传播主阵地作用。挖掘不同类型“三农”榜样资源,讲好邹学校院士“让辣椒红遍祖国山河”、刘少军院士“让大家吃上好鱼”等“大牛”的故事,讲好“耶鲁海归村官”秦玥飞、专注中华农耕文化输出李子柒等基层榜样的故事,将其融入课堂与教材,让学生入脑入心。

创新榜样声音表达方式。用契合青年学生表达特质的话语讲述“三农”榜样故事,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故事既注重“陈情”也突出“说理”,让农林学子在与榜样共情的同时明晰自身责任与使命。

拓展榜样声音传播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善用新媒体新技术宣传“三农”榜样;利用涉农高校校史馆、农业博物馆、农业文化园等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三农”榜样,加强与榜样交流。比如湖南农业大学邀请袁隆平院士出席级新生开学典礼,激发了学生崇学尚智、知农爱农的热情。

——突出榜样引领,构建“知农爱农”实践教育体系。

涉农高校应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突出榜样引领,构建多元“知农爱农”实践教育体系,引导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构建“知农爱农”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课程设计,发挥朋辈榜样作用、推行“老带新”模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依托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聘任优秀一线农技人员、科研人员、管理干部担任学生实践导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选配应用或复合型人才导师,促进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向转化。

构建“知农爱农”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由咨政服务、科技推广、科普教育、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体系,以专家教授服务队、博硕服务队、优秀本科人才服务队为载体,带领广大农林学子深入基层,为乡村战略实施提供咨政服务和政策建议;做好科普教育、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等,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协同榜样共育,打造高质量“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涉农高校应对接各层次需求、依托各类优秀专业团队,协同共育心系“三农”、情牵“三农”的高质量人才。

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依托专家团队共育。涉农高校应以院士团队、专家团队等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依托,吸纳青年人才进入团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集中团队优势攻克科研难题、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知农爱农”高水平创新人才。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优秀教师团队共育。涉农高校应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需求,顺应区域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夯实专业建设,依托优秀教师团队的教育培养,打造“知农爱农”专业人才。

对接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复合型人才团队共育。随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涉农高校应依托包含新型职业农民、基层管理者、基层创业者等在内的人才团队,采用“地方政府+企业+学校”模式,打造“知农爱农”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全方位推进青少年礼仪教育

龚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推动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本领的重要路径。

礼仪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蕴含的重要内容,推进青少年礼仪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个人和群体素养、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方位合力——

将礼仪教育纳入中小学学校教育正式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推进礼仪教育,须发挥好学校这块公民道德建设重要阵地的作用:一是注重融入贯穿,把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做到进教程、进课堂、入脑入心,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二是将礼仪课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单独设置课程,对课时课程建立相应标准和要求,使礼仪教育覆盖青少年成长全过程;三是研究制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的礼仪教学内容。比如确定不同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规范和国家礼仪规程等,引导不同年级学生以多元方式讲好中国礼仪故事、传播中国礼仪声音、融通传统与现代礼仪等;四是配备专业化礼仪教育教师队伍。由于高等教育尚未开设礼仪专业,专业化人才比较缺乏,一方面可考虑选取相近专业具有礼仪教育基础的人才担任礼仪教育教师,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现有教师专业素质,破解礼仪教育师资不足问题。

发挥家庭礼仪在中小学生成长中的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作用,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庭礼仪,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有利于青少年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应传承发扬家庭礼仪这种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内化于心、约定俗成的良好行为准则和仪式,发挥好其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引导作用:一是提倡制定家庭礼仪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蕴含许多家规家训,比如孔子告诫儿子“不学礼,无以立”,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从礼服冠履、言行步趋、洒扫涓洁、写字读书等方面对儿童提出礼仪规定。当今家庭可在遵循正确教育原则、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内容,制定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家庭礼仪规范,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二是家长应以身作则践行礼仪教育。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的行为通常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因此为人父母应该既重言传更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自己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

在中小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增强礼仪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培育阶段,通过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或庄重严肃或活泼有趣的具有规范流程的仪式性活动来开展礼仪礼节教育,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良好礼仪规范并融入自身行为。为此,应提倡中小学生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仪、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比如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举办各种富有仪式感的纪念活动,让青少年充分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并感受氛围;在中小学生中定期开办成长培训营,围绕爱国国防、生活生存、励志感恩、传统文化等开展一系列富有仪式感的主题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各种公共场所广泛开展礼仪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践行礼仪礼貌、尊崇文明风尚习惯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