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受之丨如何成为让数万艺术设计考生欲罢不 [复制链接]

1#

今天

我们将要来认识一下横亘在绝大多数艺术设计类考生面前的一座大山

《世界现代设计史》

以及他的作者-王受之先生

......

可能你会有疑惑

怎样的人编著的怎样的著作能够成为各大院校研究生考试的参考内容;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高校能够接受他的作品和本校教授的著说一起出现在考试必备书目当中;

又为什么在诸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士、硕士论文当中的参考文献里都会出现他的名字。

(文末附加《世界现代设计史》电子书下载链接)

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

王受之

王受之先生,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年出生于广州,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

年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担任设计理论教学。

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

王受之先生曾说:忙碌让他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加年轻,他所涉及的研究范畴自然相当广泛,其写作的范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房地产策划和房地产观念建筑设计/

2、建筑设计/

3、城市规划/

4、产品设计/

5、汽车设计/

6、时尚类/

7、电影/

8、动漫画/

9、文学/

10、音乐,主要是古典音乐/

11、文化创意产业/

12、艺术,特别是现代和当代艺术/

13、旅游/

14、美食/

15、男女之事/

16、其他杂类

其兴趣的广泛与精力的充分令人感叹。

西方现代设计史的完整体系

中文界第一人

王受之先生从事设计活动时间与中国新时期的设计教育的发展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成就了他的事业,他也以最擅长的方式回馈了祖国的发展。

94年起,他开始了一系列向国内传播设计理论的工作。在他出国多年后第一次回国举办设计和市场理论的讲学,那时国内关于设计史论的著作仍然十分匮乏,讲学的场面常常也是人头涌动,座无虚席。

王受之感觉到仅仅用讲学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在回到美国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集中精力撰写了《世界现代设计史》,完稿于年初。没错,这就是让各位考生爱恨两难的那本厚重无比的必读书目。

随后又相继完成了《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当代艺术史》、《世界时装史》﹑《世界广告史》﹑《世界工业产品设计史》、《美国插图史》和《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新都市主义论》,基本组成了他的设计史论著作的第一个阶梯,并基本上实现了国内学生在设计史论方面的初步扫盲。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设计理论界已经有了“南王北柳”的说法,这里的“北柳”指的是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工程设计理论的柳冠中先生。此后,在西方设计理论方面,没有出现有影响的学者。

在王受之设计史著作系统出版前,没有见到完整的西方设计史教材。这些教材,除了建筑设计有一些具有相当功力的设计师和理论家从事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外,可以说大部分属于低水平的复制。而细观这些教材所采用的材料则主要是来源于王著,包含编著者自身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王受之的教材类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这些教材的“母本”。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国内目前研究西方现代设计的水平,仍然大都停留在对王先生的著作消化阶段,大量的教材和论文甚至直接抄自他的书籍。

对西方现代设计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并分门别类进行论述,王受之不仅在中文世界是第一人,而且在西方世界恐怕也不多见。

王受之先生和他的《世界现代设计史》

怎么认识这本书

从设计的基本门类:建筑、产品、平面、广告、服装、城市规划,到插图、当代艺术等艺术类,都分别进行了撰述,涵盖面广﹑视野宏阔、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下面,我们就以王先生的设计史著作为单元,进行简单的阐述,试图帮助大家进行认识上的梳理。

所谓现代设计理论,实际上包括的范围很广泛,主要包括了现代建筑史论﹑工业产品设计史论﹑平面设计史论﹑时装设计史论﹑广告设计史论等等。而在每一个范畴中,又有派生的理论分支,比如在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理论分科,体系庞大。

王受之先生在多年从事设计史论研究和教学中,集中精力于各个门类的设计活动之间的横向的﹑交叉关系的研究上。设计运动的迭起,设计探索的推进,其实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演进分不开,从横向研究设计史论,往往能达到一个纵向研究﹑分科研究所无法达到的认识高度。何况,许多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互相交叉发展的。

比如,如包豪斯既是建筑的﹑又是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的探索中心,它还包含有实验摄影﹑电影的探索在内,如果硬性把其分为建筑现代主义教育﹑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平面设计教育几个范畴,切割历史背景和运动背景来讨论,恐怕难以反映其真实面貌。

因此王受之采用夹叙夹议﹑纵横联合的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兴起﹑发展﹑演进等进行了一个较为清晰﹑系统的论述。其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体设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为读者建立一个对现代设计发展脉络宏观的认识。

借用他在出版前言的话是“希望能够反映出新的设计理论和历史研究的结果,对国内和中文世界的设计教育起一个促进作用”。

王受之与当代设计

在对于设计的定义问题上,王受之先生有着非常明确的观点,即“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包括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的方式和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他认为设计涵盖的范围之广,彼此对象不同,内容差异也很大,如果要加以限定,可以划分为这样九个方面:

1、工业设计包括交通工具设计,特别是汽车设计,航天器设计,火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工业产品设计,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日用品,家具等/

2、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企业标准及总体形象设计、公共标志平面设计、POP设计/

3、建筑、环境、室内展示设计/

4、广告策划与广告设计/

5、插图/

6、摄影/

7、电影与电视/

8、时装设计/

9、纺织品设计

结语

如果要给王先生一个明确的定位的话,他是中国现代设计知识的传播者和设计文化的启蒙者。因此,他的著述和他的设计活动是不可分的,他经常在两岸三地从事设计教育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国内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

内容转载自:中国艺术设计考研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