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的年,中国在列强一道道虎视眈眈的目光中危如累卵。于是年生于苏州名门世族的何泽慧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便跟其他兄弟姐妹一起被父母倾注了希望,复兴中华,将所有强加于身的外辱都给荡涤干净的希望。
何泽慧
不凡的家庭
父亲何澄,母亲王季山曾明白地告知几个孩子,即便是敲髓洒膏,也一定要把他们送出国读书,将那些被用来践踏中国的技术都一一给学回来。这些话深深地刻在了何泽慧的心里。
年,6岁的何泽慧在振华女校就读,而另一位名人,近代著名作家杨绛先生也曾是该校校友,值得一提的是,振华女校的创办者,正是何泽慧的外婆,王谢长达,乃当时女性权益运动的先驱者。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何泽慧很早就有一个坚定的报国梦。在振华女校,她度过了12年的学生时光,出色的完成了初高中课程。
何泽慧
弃医学,选物理
在何泽慧毕业的年,日本的铁蹄踏入中国,肆掠的野心更加昭然。在当时的社会,对女子的学历要求不高,读完了高中,很多一般的家庭女孩子便就此下学谋一份职业,但何家的青年一代却是截然不同,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何泽慧的那些哥哥姐姐,还是表兄弟们全都选择入大学继续就读,这让何泽慧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进一步深造。
但对读什么,选哪个学校,她却是一片茫然,家里有些倾向于她去学医,按照这个思路,毕业要进入协和的话,大学就选金陵或者燕京会更好对接。
何泽慧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便给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大姐写了一封信,诉说了自己现在的困境,学医她觉着有些单调,或许她还可以另外学习艺术,但是艺术的话,日后要去法国进修,学医要去德国进修,这样看来,是有些冲突的。
何泽慧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边,被医学和艺术给难倒了。如果不出意外,二者择其一或许便成为她日后的主攻方向。
何泽慧和姐姐
但国内政局日益糟糕,何泽慧在写给大姐的信中那种急迫的心境也日益明显,她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我要和你说的话太多了,我们先谈国事,然后谈读书,再后谈家事。
学业未定,平安未报,但国事在她看来已经刻不容缓,是不得不放在第一位要谈的重中之重。
在这之后,何泽慧便突然下定了决心,医学和艺术都被她给放弃了。能挽救当前祖国的,是科学知识才对,而在科学之中,物理是她选定的目标。
晚年时,曾有采访的记者问何老,当时是不是对物理其实还是有兴趣在里面的,何泽慧直言道:根本没想那么多,兴趣不兴趣的不重要,那个时候满脑子就想着一定要报国......。
何泽慧
第一次踢铁板,努力抗争
苏州那会儿还没法直接报考,何泽慧便和几个女同学邀在一起去上海考。她心仪的学校有两所,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但报考清华的人太多,何泽慧当时便将浙大当了第一志愿,清华只顺带也去考了考,因为她疑心自己多半是进不去的。
浙大多人参考,物理系中只有一个女生被录取,那便是何泽慧。她晚年还戏称自己运气好得不得了。让她没想到的是清华,从多人中挑顶尖的28人,而这28人中,仍然有她。这可是个意外之喜,何泽慧认为几乎没有希望的清华,居然也被她考上了。两厢一比较后,她选择了后者。
何泽慧
然而让她意外的是,费劲心力考上了理想中的学府后,在入学的时候却又踢了一块铁板,很是糟心。尽管何泽慧成绩优异,在报道时却被当时的物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拒之门外。
同时被拒的还有其他7名女生,因为物理系课业繁重,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还要再次进行考察,成绩在中等以下的都要被转系,这也导致物理系的毕业率极低。叶企孙认为女生一般坚持不下来,也很难在物理方面学有所成。所以劝她们提前“另谋出路”。
这么一段插曲,导致5名女生打了退堂鼓,但其他3名为此十分不忿,这其中就有何泽慧。她对着叶企孙据理力争:当时报考的时候也没说不招女生,现在她们凭着考试成绩进来了,在成绩之外,老师却拿着性别说事,这显然就是对女性的歧视了。
叶企孙被怼得无话可说,想了一个转圜的办法,让她们先试读一个学期再说。就这样,3名女生突破重重关卡,艰难地进入了物理系。她们是何泽慧,戴中扆和许孝慰。
最终何泽慧打破了叶企孙的偏见,不仅顺利从物理系毕业,毕业论文还得了个第一。与她同班的钱三强则屈居第二。
但很可惜,即便她表现得如此出类拔萃,毕业后,班里很多男同学都谋得了一份工作,何泽慧却失业了,她没能找到接收她的单位。
前排右起第二个长辫姑娘:何泽慧
第二次踢铁板,努力抗争
择业无门的她再次陷入彷徨时,却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凡是山西籍的学生,如果从国立大学毕业,可以获得一份留学资助。何泽慧虽在苏州长大,原籍却是山西。她立马申请了这份资助,年从清华毕业后,预备赴德国留学。
她选择了一个很少女生涉及的弹道学,申请的德国大学乃是当时与其国家军工密切合作的柏林高等工业学校。
由于与军工的这种密切关系,这所学校不招收外国人,何泽慧再次被拒之门外。
何泽慧和钱三强
她不甘心,多方收集信息,后来从同学那里打听到该校物理系主任克里茨曾去中国南京军工署当顾问。何泽慧以此为突破点,说自己学这个专业也是为了抗击日本人,保卫祖国,既然他当初也帮过中国,为什么现在不能再帮一把呢?她只是想把侵略者赶出国土而已。
何泽慧和钱三强
克里茨同情中国的遭遇,于是特别为何泽慧破了一次例,不仅收了外国人,还收了弹道专业的第一个女生。在校4年,一直埋头苦读和做实验,除了偶尔老同学来找她玩,其他时间她都花在了学业上。因为祖国还等在那里。
晚年何泽慧回忆着那段珍贵的岁月:那个时候一心就想要一定要好好读,看看人家外国人是怎么做的,学会后就赶紧回来。年,何泽慧带着一家人,在阔别祖国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后来她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参考文献: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
《魂牵心系原子梦:钱三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