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阶段国内虫圈上市了《Bekuwa中文版长戟兜虫大特集》一书,长戟大兜(Dynasteshercules)的相关资料总算有了正式简体中文版,我们虫社也将自己网站之前根据日文资料翻译的长戟大兜相关内容对照着做了下修正。
同时,我们也顺带根据年我国台湾学者黄仁磐针对整个“Dynastes”属的研究文献整理了白兜种群的资料,这里分享给广大虫友。
关于白兜种群
白兜有哪些?
目前最新学术分类下白兜种群包含五个物种:墨西哥白兜(Dynasteshyllus)、美东白兜(Dynastestityus)、美西白兜(Dynastesgranti)、墨龙白兜(Dynastesmoroni)以及玛雅白兜(Dynastesmaya)。白兜主要为夜行性昆虫,雄虫具有向前突出的头角和胸角,用以吸引雌虫。
墨龙白兜的变迁:
墨龙白兜归属曾几经变迁,发表最初为墨西哥白兜亚种(D.hyllusmoroni),年时学者墨龙(Morón)将其升级为独立物种,但年时学者拉特克利夫(Ratcliffe)及其同事又将其降为亚种,年学者黄仁磐等人的研究则支持墨龙白兜为独立物种,同时新研究也表明墨龙白兜和墨西哥白兜无亲缘关系,反和玛雅白兜存在进化谱系,属于近缘种。
宫下氏白兜的去向:
年日本发表的宫下氏白兜(Dynastesmiyashitai)经过重新鉴定(根据地理分布以及特征形态等遗传学)被认为属于墨西哥白兜,不再作为独立物种存在。
这里再附上日本文献对宫下氏白兜的描述: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南部普埃布拉州,栖息地海拔约~m,高于墨西哥白兜。外观和墨西哥白兜极为相似,但胸角上的绒毛更向基部延伸,腹面绒毛多且长。
白兜种群分布图:
图源:引用自文献
墨西哥白兜Dynasteshyllus
基础信息:墨西哥白兜主要分布于墨西哥(马德雷山脉)、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国家,栖息地多位于m海拔左右的高地森林,但也能在低海拔地区发现,是白兜种群中体型较大的物种,雄虫体长约43~94mm(Bekuwa饲育纪录已达98.2mm,年),雌虫为40~64mm。
核心特征:墨西哥白兜大型雄虫有发达的头角和胸角,头角近端部附近有突起,形状因个体大小而异,胸角上布满浓密的金色细毛(有点类似长戟大兜),胸角近基部两侧有角突。
墨白公虫-罗氏虫社摄墨白公虫-罗氏虫社摄墨白母虫-罗氏虫社摄
前胸背板和鞘翅体色从浅黄色到棕黄色或绿白色,鞘翅散布着不规则黑色斑纹,有少斑纹个体,也有多斑纹个体,在高湿度环境下体色会变黑色。
墨龙白兜Dynastesmoroni
基础信息:墨龙白兜分布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图斯特拉斯山脉),栖息地多位于~m中海拔雨林地区,但也有个体栖息在更低海拔;是白兜种群中体型最大的物种(Bekuwa饲育纪录为.1mm,年)。
核心特征:墨龙白兜雄虫大型个体头角近端部突起尖锐;胸角细长而有弯曲幅度,基部2侧的角突不明显(部分个体可能完全没有角突)。
头部及前胸背板光泽度高,鞘翅光泽稍弱,头胸部以黑色为主,前胸靠背板偏向黄褐色,小型个体除了前胸背板及侧缘是深黄褐色。
小盾板上的刻点大,鞘翅刻点小而稀疏,且有数量不等的不规则黑色斑纹,腹面刻点大且毛短,六足腿节、胫节及跗节较细长。雌虫刻点大且密集。
墨龙白兜和玛雅白兜属于近缘种,两者体色相似,但后者前胸背板和鞘翅体色(黄棕色)更深。
玛雅白兜(上)和墨龙白兜(下)对比
图源:引用自文献
雅白兜Dynastesmaya
基础信息:玛雅白兜分布于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以及墨西哥(恰帕斯州、瓦哈卡州),也是唯一分布在中美洲雨林的白兜,野生雄虫体长约为35~87mm(Bekuwa饲育纪录为.2mm,年)。
注:墨西哥瓦哈卡州为近年()新发现的产地,栖息地多在温带混交林,这意味着玛雅白兜在墨西哥的分布可能更为广泛,新产地有大片温带混交林被热带和山地阔叶林包围。
核心特征:玛雅白兜雄虫头角近端部有型似斧头状的大块片状突起(这与其他所有白兜不同);胸角短而粗壮,胸角基部两侧各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角突,小型雄虫可能不明显。
玛雅白兜胸角和头角特征示意图
图源:引用自文献
a.公虫b.母虫c.大型公虫d.小型公虫
图源:引用自文献
鞘翅颜色浅黄色~棕黄色,在高湿度下体色会变为黑色,鞘翅上有不规则黑色斑纹(大小和数量有个体差异)。
注:玛雅白兜部分产地(墨西哥恰帕斯州)和长戟大兜虫北方亚种(D.h.septentrionalis)重叠,但后者喜欢在更高海拔地区的雨林地栖息。
美东白兜Dynastestityus
基础信息:美东白兜顾名思义它分布于美国东部的广大地区(北新泽西州至南佛罗里达州,西至奥克拉荷马州及德萨斯州东部一带),主要栖息地为低海拔森林地区,和玛雅白兜(D.maya)及墨龙白兜(D.moroni)属于近缘种。
是长戟大兜属中(也是白兜)最小的一个物种,雄虫体长约为30~70mm(Bekuwa饲育纪录69.5mm,年)。
核心特征:美东白兜雄虫头角上没有角突,胸角短而粗壮,胸角基部两侧有向前突出的角突(小型个体可能消失)。
美东白兜不同产地和个体的标本
图源:引用自文献
前胸背板和鞘翅多为浅黄色,或是棕褐色~浅绿色,也有极少数为浅灰色(甚至白色个体),鞘翅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纹,在高湿度下可变为黑色。雌虫与其他白兜较为相似,但鞘翅颜色偏黄,前胸背板较圆润。
美西白兜Dynastesgranti
基础信息:美西白兜仅分布于美国西部地区(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及新墨西哥州西岸等一带),常见于m海拔的高原森林,当地已禁止采集此种,雄虫体长约35-90mm(Bekuwa饲育纪录89.1mm,年),雌虫35-50mm。
核心特征:美西白兜大型雄虫头角近端部有明显的角突;胸角末端有分叉,胸角基部两侧各有一个较小的角突(部分小型个体可能会彻底消失)。
美西公虫-罗氏虫社摄美西公虫-罗氏虫社摄
前胸背板和鞘翅体色为白色~灰白色(是白兜虫体色最“白”的一种),但也有小部分个体为浅黄色或棕黄色,在高湿度环境下体色会变黑,鞘翅上有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黑色斑纹。
后记:有需要《Bekuwa中文版长戟兜虫大特集》一书的虫友可咨询购买!另有需要黄仁磐发表的关于长戟大兜属分类修订文献的虫友也可来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