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师请收下我如何在复试中脱颖而出让导 [复制链接]

1#

Preface:

这段时间,在后台咨询三水和小七修改自我介绍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

但说实话,有些同学的自我介绍不好修改。因为一个原因,基本没有可发挥的余地和信息点。

我相信大家大学四年一定有很多经历,但我能看出来,很少有同学做到仔细地对自己进行复盘。

还有些同学不知道老师想听什么(这也是大问题),就提笔写自我介绍了,所以整个感觉,不像是要参加考研复试的,就是一个大学四年生活的介绍。

一句话,针对性不强,放之四海而皆准。

小七读研之后,有一些当复试记录员的经历,说句真心话,很多面试者一听自我介绍就能知道他稳被录取,不是经历有多优秀,而是情商太高了,正好说到老师的点子上了。

那么今天小七和三水就带你揭开复试自我介绍的神秘面纱,希望没写的同学加以注意,写完的同学也做下参考。

毕竟以下建议,对你后面的复试问答也有帮助。

私心晒一下今天的头图(罗云熙真好看)

01

老师喜欢听到什么

首先得先理解我们的“听众”——面试老师,也是决定你命运的人。

一般来说,面试会由3-6个面试官组成,其中一个是主面。主面老师的态度,奠定了整场面试的基调。主面由这些老师里职称最高、教龄最长、学术成果最多的老教授担当。

(BTW,大家线上面试时,可以听听是谁在cue流程。他很大可能就是主面。你对这个老师一定要尊敬尊敬再尊敬,称其为X老师,叫得甜一点啊!!)

好了,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是你在招研究生,希望招到什么样的学生。

已知他的主要工作是做课题、发文章,可以得出他们对于学生有两个要求:

一、底线要求:顺利毕业。

你要是社会主义好青年;你好好跟我学习,不要有心理问题;组会积极点;写毕业论文主动一点,顺利过关不要延毕。

二、高级要求:帮我做研究。

我手上有项目,你最好可以踏踏实实的跟着做研究。最好不用怎么教,你能直接上手。

所以大家能理解:LV1是你把老师的要求做好,你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

LV2是老师能从你那里得到什么。

简单的说,LV1是“我招了你没坏处”,LV2是“我招了你有好处”。

对于那些复试录取比在1.1-1.5之间的,其实只要达到底线要求就好。高于1.5或者擦线进复试的同学,最好对自己有更高要求。

敲黑板,有很多同学把自我介绍的重点放在:我想要努力学习上。

纵然这样很好,但努力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落脚点在“学校/老师能带给我什么”上,老师并没有看到,你能为他带来什么。

所以无论说得再好,还是一个只达到底线要求的回答。

可能会被别的面试者从维度上打击(降维打击)。

02

老师如何识别“好学生”?

根据小七在研究生院的观察,达到老师高级要求的学生特点是:

首先,态度认真负责,愿意沉下心来做学术。你想想,如果一个学生每天不务正业,布置任务的时候找不到人,老师闹不闹心?

其次,学习能力强。导师的工作很忙,没时间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做,一个学习能力强的省心孩子自然是最受宠的。

最后,性格好,生活自律,起码正常一点。老师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个书呆子,更不希望出现抑郁,甚至有因为压力、跳楼之类的新闻事件。

那么总结一下,老师最看重你的三个方面,态度、能力和性格,我们就针对这几点研究对策。

03

态度、能力和性格

态度、能力和性格这三个方面的重要程度,小七的排序是“态度=能力性格”。

我们首先争取三句话之内讲清楚自己的姓名学校专业和家乡,多余的东西不要啰嗦,把时间留给老师想听的部分。

自我介绍的时间很短,老师不关心你的家乡有啥土特产,也不会关心你家里几口人,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老师看到我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1、成绩:我们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本科成绩和排名,表明好学生的身份;成绩不在前30%的同学,可以提一下自己的优势学科,竞赛之类。

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再讲一下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初试。

总之,要让老师知道你是个认真学习的学生。

除此之外还有:获取的证书、双学位、奖学金等等。

2、研究和项目:本科参与过课题研究和项目的,一定要浓墨重彩的讲一讲,重点准备的是:

(1)研究课题的名称、时间、结论

(2)(重中之重)自己在研究中承担哪些责任,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哪些见解。

老师会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有项目研究经历的学生会让导师非常省心。甚至可以说,自我介绍只讲这一点就可以秒杀90%的复试考生了。

另外,这两天在给一些学弟学妹做模拟面试时,我发现大家都羞于谈及自己的项目经历。

为啥呢?因为大家当时只是参与了一点点,最终项目也没有署名,所以不敢说。

这里要给大家纠正一下。首先老师并不会查有没有你的名字,你说做了他会信的,只要能圆;

其次,老师知道你作为本科生,不会有太大的科研贡献,但积极去做了,就比不做要强(至少学习态度就比别人好一大截);

最后,对于跨专业而言,你做了研究,即使不是所目标专业的,也可以讲!因为,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研究精神、研究方法(工具)都是共通的。你要把重点放在两个专业共通的部分。

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就可以说自己是负责的文献综述、或者搜找外文文献,然后准备一下怎么做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的问题。(这个是所有专业共通的部分)

大家另外再仔细盘盘,你们有没有大创项目研究课题,有没有做过特别完整的大作业或者小组作业(也可以作为研究课题)?或者可以说说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吧。

一定要把自己的经历挖掘到位。

当然,如果实在没有科研经历,也不能乱编,小七接下来教大家一个大杀器,小伙伴们务必牢记,这个绝招叫——画饼。

3、画饼:虽然你没搞过科研,但是你要表现出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态度。

小七建议大家挑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大概看一看,最好是读一下报考学校在这方面发表过的文章,了解该领域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