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开展某方面研究时候,首先要进行的一项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1是掌握在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别人做了什么),2是通过整理与分析前人研究工作,制订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我应该怎么做)。
一、谁能写文献综述?
实际情况是,文献综述并不是“一般水平”的研究者能够准确把握的,而往往需要在研究领域内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角的“大牛”,才可以胜任的工作,因为这种文献综述将极有可能的引领该领域的热点方向,具有“指挥棒”的作用。
二、综述的分类
综述论文,一般来讲,有2种类型,一种叫横向法,一种叫纵向法:
横向法,是以近3-5年的文章为基础,针对某一个研究领域,分别从结构参数、操作参数、过程参数等几个角度,平行展开,旨在广度,阐述在近几年的发展性现状,这类写法的好处是文献易于获得,广度是优势,深度是其瓶颈,写作难度不高。
纵向法,需要揭示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以时间为顺序阐述研究的进化过程,优点是利于读者能够深刻理解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难点是需要作者有较为丰富的行业历史调研资料,并能够提纲挈领的总结概括,写作难度较大。
三、综述写作的注意事项
(1)问题为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这句话要牢记于心,这是所有科研写作任务中的核心思想。这句话,如果你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具体落实到写作上,就是尽量不要用“张三研究了什么,李四研究了什么”这种写作方法。取而代之的,建议使用揭示、阐述性语言,比如“A问题主要受N个方面所影响,其中N1和N2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需要有一种“剥苞米”的感觉,把问题的一点点说出来,并解释具体原因。
(2)谈贡献
我们在论述论文创新点的时候,比较急于告知读者“张三研究有什么缺陷,李四研究有问题”,这种的“批判性”论述,其实并不恰当,一方面,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或者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会对一些问题产生“盲人摸象”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都是一种贡献,是在探索未知的一种观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存在对文章理解不够深刻的可能,亦有可能是断章取义所导致的错误判断,因此,我的建议是,在综述前人贡献时,换成谈贡献的“正向”思路,而不要采用“负向”评价。
(3)逻辑骨架
学术论文,最重要的是一种逻辑性,虽然我们习惯于实验逻辑、模拟逻辑等论文,因此,对综述类论文会觉得逻辑不明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综述的逻辑非常重要。
我们在进行综述逻辑的时候,最好是结合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比如,可以采用大树的方式,从发展的根源、树干、树枝一层层解释,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按照一定分类逻辑,解释清楚区别与联系。
生态学报,,张林波
(4)分析与讨论
这部分要解决2个问题:
第一是需要系统的列出来影响“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最好是能够量化的描述;
第二个是需要在调研这些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能否揭示一些前人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更进一步的结论。
(5)参考文献来源和数量
参考文献能暴露出3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参考文献的质量,基本也反映出来你的综述的研究水平,因为,这的综述本质上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参考文献就是你脚下的巨人,因此,参考文献的期刊水平应该是以行业内主流期刊为主;
第二是参考文献的数量,说明你在了解这个研究领域时候,你调研的覆盖面如何,因此,直接相关文献应该不会少于60-80篇,有的甚至会超过篇;
参考文献的作者,其实就是论文的潜在审稿人,因此,引用到正确的参考文献,也就是找到了论文的审稿人,这也验证了上面提及的,要用“贡献”角度去谈文献的原因。
希望上述的观点和视角,能够为初入科研领域的新手们一些启发,愿你们科研生涯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