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术考研总结十条读研的含泪忠告,新老 [复制链接]

1#

研一的新学年开始啦

我们怀揣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迎接新的生活

但大部分研一新生是无头绪瞎忙碌的

小尚想给师弟师妹们指指路

让新的研究生生活不留遗憾

请鲜肉们坐稳小板凳

摊开小本本做好笔记

小尚要开讲啦!

1

研究生毕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条放在第一,希望大家有个读研的好心态。研究生延毕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一般通过咨询师兄师姐就可以知道导师有没有延毕的先例,如果没有的话,那你也不会是第一例。因为,最后你导师会帮忙想办法的,只要你研究生期间好好做事。

2

保持危机意识

读研相对大学来说,离走入社会更进一步,可以说是大学和社会的一个过渡。那么大学如果没有学扎实的,读研期间一定要抓紧补。换句话说,你想去哪家公司,弄清楚需要哪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去达成,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自律掌控生活的力量,这种掌控指的是对于生活和学习的掌控感,一种构建好的日常与内心的稳定秩序。

3

坚持运动健身!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

夜很深,少熬夜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好的身体,比什么都强。每周拿出两三天时间锻炼,打球、跑步或者做keep,特别是要增强心肺能力,提高体力的上限,这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帮助。

4

导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不仅仅是指复试的第一印象,而是你进入team后的第一印象。

从你的第一次组会汇报,第一次文献讲座,导师能观察到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时是否自信、逻辑清晰、表述清晰,PPT是否内容充实、简洁大方、细节把控。举个最最最简单的例子(如图):大家在PPT汇报时可能会引用别人的观点和文献,但是很少有新生在第一次汇报就把参考文献引用上。一些小细节在导师看来是学习素养的差距。导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决定了他会给你发什么样的考卷,也就是决定了你接手课题的难易好坏。

5

没有考试范围的考试

读研后,没有专门的教材也没有指定的文献递到你面前,让你看,而是需要自己去找去挖掘。百度-中国知网-pubmed一条龙,从国内到国外研究,从研究背景到研究现状,浩如烟海的资源杂乱无章,需要整理和理解。

6

不要不懂就问,应该是不懂就查

我自己也有师妹,师妹问的最多就是:“师姐,这个该怎么办?”“师姐,我不会啊”。从最开始的体谅到之后的质疑,我发现了师妹还是像本科时,习惯了不会就问。研究生不应该是这样,应该是不会就查,根据你查的东西来和师兄师姐或者老师进行讨论。别人会觉着,你是有备而来,你有思考有准备,不是一个伸手党。

7

师生关系需要维护,靠我们自己

你导师就是你导师,再苛刻再暴躁,他的的确确招收了你,为你提供了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实验资金、人脉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你的师兄师姐、小导师和你导师的道中好友)。近年,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紧张化也被媒体不断放大,不是当事人的我们没有办法去评价。只能说,希望每一个即将读研的你们,遇良师,常感恩。

8

善待身边的人

善待身边的每个人,记得常给父母打电话。和朋友经常联系,和舍友同学和睦相处,因为相聚在一起不容易,毕业之后,有些人,你会一辈子都遇不到了。珍惜身边的人,处理好你的人际关系,好好珍惜美好的三年校园生活。

朋友很重要,当自己不顺心时候,约上几个朋友去游玩,聚餐。这是非常好的释放压力的过程。朋友不仅局限与室友,同门,本专业,本校,接触不同的人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快乐和体验。

恋人就可遇不可求啦,如果某天在路上,在吃饭的时候遇到心动的人,可以尝试主动联系他/他,不过要注意礼貌和分寸。错过本科恋爱的阶段,那就勇于在硕士期间找寻爱情吧。

9

尽早学会取舍

研究生期间的事情五花八门:师门、课程、作业、学生会、考证、学英语、实习、就业、论文、谈恋爱和其他杂事等。什么都顾只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人的精力有限,你要尽早学会取舍。比如腾出时间考过一门CPA,出去找份好实习,用心找个恋爱对象,对未来帮助更大。

10

学会“孤独”

读研以后,需要适应孤独感。所谓的孤独感,指的是要有自己一个人单独学习、吃饭、打理生活的意识。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到研二以后,大家实习的实习、备考的备考、做实验的做实验,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聚会少了,搭伴少了,感觉每个人都“孤独”起来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大家都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要忍受这种孤独,把身心放在提升自己上面,研究生生涯才会更有意义!

-THE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