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巨型海蟑螂50厘米长 [复制链接]

1#

新加坡与印尼研究团队年到印尼外海进行深海调查时,在海底发现一个14足生物,头部与复眼的样貌激似“星际大战”大反派达斯维达。ZooKeys科学期刊8日刊登该团队研究论文,直指此为新品种海蟑螂,并正式取名“Bathynomusraksasa”。

据报导,这项研究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黄?麟(PeterK.L.Ng)等学者和印尼科学院合作,用2周时间探遍西爪哇的万丹外海63个地点,透过拖网、捞取和各种海床钻探机,在海平面下至公尺间采集样本,共收集到个品种的个深海生物,其中还包括12种科学文献未登录的新生物。

此次获认证为新生物的Bathynomusraksasa又被称为“巨型等足动物”(giantisopod),类似蟑螂和陆上潮虫(woodliceofland)的甲壳动物,关系和螃蟹与虾子等海中生物其实更密切。这些海蟑螂定居于海床,仰赖沉下来的海中动物遗体为生,但没有食物也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多数等足动物通常长约33公分,Bathynomusraksasa等品种则受惠于天敌少、深海温度低,体型可长到50公分。Bathynomusraksasa还是目前科学界已知第二长的等足动物,仅次于“大王具足虫”(Bathynomusgiganteus)。

印尼科学院动物学部研究员拉马迪(CahyoRahmadi)告诉BBC,发现新品种生物是分类学家的重要成就,“特别是尺寸之大和发现处的生态系统”,足以显示印尼庞大的生物多样性潜能仍未彻底开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