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振忠徽州文书收集整理与研究的方法及实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徽州,王振忠摄

明清徽州府,该图取自王振忠《乡土中国·徽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版。年10月,在安徽黄山市召开的第二届“徽学学术大会”上,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以《徽学文化振兴的两个基本点》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指出:“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区域史或者说是地域史研究,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涌现出不少关于开展建构地域学、区域学诸如泉州学、潮学、晋学、巴蜀学、湖湘学的倡议,但是时过四十年之后,中国各地关于建构地域学或者区域学的倡议及其尝试与努力,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迄今为止,地域学或区域学的建构最终站住脚并且得到学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可能仅有‘徽学’一花独放了。……迄今为止,‘徽学’可以说是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建构地域学的惟一的一花独放的地域学标杆。”若结合二十多年前教育部设立“徽学研究中心”来看,“徽学”应当是得到了学界较为广泛的认可。当然,此前也有学者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涉足的某一区域亦有相当丰富的研究内涵,在学术成果上也比较突出,为什么就不可以号称为“某某学”?其实,在我看来,“学”不“学”并无多大关系,只要学有渊源、业久功深,任何人都可以自张一帜。届时,彼此大可互动共处,毋需心存芥蒂趋名忘实。对于“徽学”一词,亦当以此平常心视之。徽州何以成“学”?裁宜酌例,大概和敦煌学相似,主要是与其约万件(册)之巨量文书遗存密切相关。近数十年来,有关民间文献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