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YanKan
媒眼看
MEI·YANKAN
:VOL/06
天下尽归深红王:
从“深红之王”读懂SCP基金会
“深红之王”是理解整个SCP基金会系列的一把钥匙。但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一步步来。
首先,什么是SCP基金会?
设想一下,你有一个很不错的恐怖小说点子,比如一座公园里的雕像,晚上会移动,当你注视它的眼睛就会被传送到异空间……你怎么把这个点子写出来,编织人物与情节?
SCP基金会的答案是:把它关起来,做实验,写报告,所有神奇的故事、惊悚的遭遇、动人的情感,都放在实验档案的记录里。
打开基金会的网站,你会看到顶端横幅上的“控制”(Secure)、“收容”(Contain)、“保护”(Protect),首字母合起来便是“SCP”。随后你会注意到以SCP-XXX为编号的大约五千个词条,这些便是“控制”“收容”“保护”的目标。
SCP基金会中文站首页
每一个词条都用实验文档的形式,对某一种“异常”进行收容与研究。某些词条是纯粹的说明文,某些则通过研究档案来讲述一个故事,可以视为形式特殊的短篇小说。以下列举一些已经出圈、在亚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SCP项目:
SCP-
不灭孽蜥
一只永远杀不死且具有高度智慧的巨兽,实验文档中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处决方案。
SCP-
“羞涩”的人
瘦长的怪异人形生物,通过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观测到其面庞,都会遭遇永不止歇的追杀。
SCP-
大脚怪
分为表面文档和隐藏文档,共同构建了关于史前文明大战的惊悚故事。
SCP-
英雄的诞生
一本可以让人在梦中进入奇幻世界冒险的书籍,然而一位博士在其中渡过了年……
当然,还有最初、最经典的SCP-:一座活雕像,如果不被人注视便会瞬间移动且杀人。
7年,在4chan论坛的超自然板块,有人用研究文档的形式发布了SCP-,引起了热烈讨论:什么样的机构会写这样的文档?这种机构是怎么运作的?还可以用这样的形式创作更多奇幻、科幻与恐怖故事吗?
SCP-,一切的源头。
在其后的十多年里,众多作者参与构建了SCP基金会的设定架构:一个隐秘的跨国组织,通过系统的科学手段对种种异常现象进行控制、收容与研究,同时保持正常社会对异常的不知情(也就是“保护”)。
目前为止的近五千个SCP项目大多都是集体创作,只要你有足够有趣的点子和认真写作的态度,都可以创作自己的SCP词条,通过审核便可以成为正式的项目。
这些词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互之间跳转,形成了很多共用的设定,其中最醒目的一个便是“深红之王”。
什么是“深红之王”?
最初这个名词是谁先提出的已经难以追溯,因为SCP的序号并非按照时间排布。如果完全从序号大小切入,以下是涉及“深红之王”的2个最重要的SCP:
SCP-
特殊个人需求
在这个文档里,基金会对一位怀孕的少女实施内容不明但极度残忍的“蒙托克程序”,使其痛苦且永远不能完成生产。这位少女来自一个名为“深红王之子”的邪教组织,根据资料原本有七位孕妇,当她们全部完成分娩便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SCP-
7
异界之门
这个文档有6层,前5层描述了基金会定期举行规格严整的仪式,维护“七根锁链”,似乎在阻止一个恐怖的东西进入现实世界,最后一层文档揭示真相:所有的仪式仅起到安慰作用,“深红之王”的降世不可避免。
深红之王同人作品,bySunnyClockwork
此外还有二十多个SCP项目或多或少地提及了“深红之王”,而SCP-和SCP-7无疑最能体现整个SCP基金会的特质:以系统化、学科化的方法,应对模糊不清、不可名状的神秘事物,以纯然的冷酷理性维护“人类整体利益”。
但“深红之王”究竟是什么?没有词条正面描述,或许维持其神秘性更能凸显基金会所代表的现代文明的焦虑与恐惧。
直到Tufto提案的出现。
SCP-与“深红之王”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SCP这个集体创作运动的源头是SCP-,它的编号并非。SCP系列没有确定的,词条下包含了数十个提案,但没有一个提案可以确认是。
概因SCP包罗万象,其中的点子从外太空威胁、超维度邪神、文本叙事恶魔,到机械化病毒、末日掩体,或者一把看起来很普通的椅子。SCP-这个编号,用什么都不足以服众,所以永久空缺,仅放置提案。
这些提案大多都和基金会的起源设定有关:在一个异常事物层出不穷的宇宙里,基金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提案当然丰富多样,比如与另一些利用异常事物的组织对抗,或是多国的特殊部门联合。
SCP标准LOGO
在我看来,Tufto提案是其中最深刻透彻的,直击SCP基金会和整个SCP创作运动的本质。
这个提案非常长,包含了横跨数个世纪的文本记录,其中精华部分在于蒙托克博士与深红王之子领袖的对谈——后者表现得完全不像一个邪教疯子,清醒理智,反而是基金会的研究者急切而焦虑。
深红王之子的领袖这样说道:
“现代性以你们的形式出现。是你们先来的。你们先冒出来封锁、分类、钉死所有不符合你们启蒙理性哲学的东西。一切都必须被理解,被置于背景中,从妖精神仙化为简单的、可理解的逻辑与物质。令人厌恶,也不可能永远如此。必须给出什么。必须有什么作为对立兴起。”
解释得更明白一些:基金会催生了深红之王。当SCP基金会试图用现代性的组织方式、学科体系、研究方法,来处理前现代的神话、传说、信仰,将那些“神”“恶魔”“精怪”关押起来化作实验对象,用实验文档来描述和解释它们,在这种现代性与前现代的碰撞冲突之中,“深红之王”便出现了。
与深红之王相关的一切都在挑战SCP基金会这一套实验文档逻辑:“象征”与“概念”凌驾于现实之上,“意图”相比于“手段”更有效果——还记得SCP-中遮遮掩掩却又极度残忍的“蒙托克程序”吗?起效并非是因为残忍的手段,而是其意图本身就是“残忍”。蒙托克博士在设计它的时候满含对“深红王之子”的仇恨,只要“仇恨”与“残暴”的概念存在便可,程序是什么完全不重要。
这个提案中的基金会建立于19世纪20年代,秉承了启蒙理性。当基金会以“控制,收容,保护”为己任开始行动时,例如前往印度研究蛇神(SCP-阿难陀舍沙),“深红之王”便同时在过去和未来,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方式出现了。
它不是某种实体,只是一种理念的具象。它可以是几千年前头戴皇冠的巨大暴君,也可以是未来世界游牧民对抗的恐怖部落。它改写了过去,侵蚀未来,并且威胁现实,只要基金会还存在,现代性与前现代的冲突还存在,深红之王就不可阻挡,所有阻止它的程序与仪式便苍白无力。
你当然可以仅把深红之王与Tufto提案理解为精彩的词条创作,或者关于基金会的元叙事。但其中显然透露出SCP写作者们的对于整个SCP写作运动的理论自觉。
SCP基金会最高决策者O5议会,既是设定中人,也是SCP的创作者和组织者们。
bySunnyClockwork
回看整个20世纪的怪奇文学(Weird)创作,年代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强调了是未知的恐惧、不可名状的超常事物,透露出一种反全球化和保守倾向,年代开始的“新怪谈”则试图打破文学类型的壁垒,融入更多的政治、全球化要素。
而SCP兴起于21世纪前二十年,一方面现代文明大获全胜并滑向后现代,另一方面全球化面临转折巨变。而这些创作者们无疑都是幻想文学的硬核粉丝与知识水准相对较高的小众精英,当他们用实验文档、元小说、超文本游戏处理前现代的神话故事、现代性的都市传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东西,其中有造物的喜悦、现代文明的潜在自豪、文本游戏的快乐,也有对于现代性本身的焦虑,对SCP的自省与反思。
“深红之王”并不是一次性被创造出来的,或许当初写SCP-、SCP-7的作者只是想描述冷酷理性与不可名状的邪神,但当作者们不断使用这个概念,让它在各个词条里成为基金会无法逃避、无法战胜的对象,那么它就会成为这样的东西——Tufto的提案只是把这个想法抖搂清楚。
一篇解析Tufto提案的文章开头放了一首诗,在这里不妨作为结尾:
Aswegazeintothecrimsonsky
Fellowchildren,youandI
Welistentothedoombellsring
AndallwillfalltotheScarletKing
吾等子民眺穹苍
共睹血色染茫茫
举世皆闻丧钟声
天下尽归深红王
参考文献:
[1]Tufto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