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你有想过找一个外国女人当老婆吗?”年,涂磊在节目中不改犀利冷面的本色,追问台上的男嘉宾。
“在不懂事的时候,脑子里闪现过这个想法,但当我懂事以后,发现这个想法是可以实现的!”男嘉宾的回答里,自信溢于言表。
参加这期节目的男人叫陈荣,7年前他娶了一位金发碧眼的法国美女,婚后生下两个混血儿子。
这对跨越近万公里距离,国籍、人种、语言都不同的恋人组成的家庭,如今怎样了?
同为老师的重庆小伙与法国美女结缘,月老是两人的学生
陈荣是地地道道的重庆崽儿,年6月出生在重庆的潼南区,是家中的独子。
他的父母是做家具生意的,常年在外面跑,见多识广的他们,思想开明,非常尊重陈荣的个人发展,从小鼓励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大学时,陈荣选择了喜爱的美术专业,他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天赋,创作出来的作品常常能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到惊艳。
专业成绩斐然的陈荣,文化成绩也不错,25岁时,他顺利拿到了四川美术学院的硕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艺术系。
几年过去,身高近一米八,相貌端正,各方面都还不错的陈荣,年近30却迟迟没有等来他的意中人,连学生都开始为他的人生大事操心。
年3月的一天,陈荣刚打完一场教职工篮球友谊赛,就被一位啦啦队的女学生拉着拍了一张合影,并煞有介事地说,要给他介绍一位大美女。
陈荣以为学生是说着玩的,便满口答应说:“可以,可以。”
没想到,几天后那位学生邀请他参加一场派对,把肤白貌美的辛迪带到了陈荣面前,陈荣看到第一眼便心动了,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辛迪是法国人,时年23岁,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毕业。一年多以前,她听从学校老师的建议来到贸易大国——中国发展,在重庆一家语言培训机构做法语老师,她想通过在中国短暂工作、生活,学好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以便日后回到法国,从事贸易工作。
辛迪看着眼前这个拘谨的大男人,不仅在心里没给他扣分,反而认为他是一个沉稳的人,好感涌上心头,便主动跟陈荣打招呼:“你好,请问你是陈老师吗?”,陈荣腼腆地回应着。
第一次见面,虽然两个人交流不多,但还是相互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信息时代了解一个人又好又快的方式,莫过于查看对方社交账号的动态。
陈荣回到家后,辛迪的笑容总是不自觉地在他脑海里反复放映,他从聊天列表中找到辛迪,点进她的朋友圈,认认真真地翻看了每一条动态,他发现这个女孩的生活态度和性格都让他越看越喜欢。
可语言不通成了当下陈荣追求辛迪的最大阻碍,陈荣虽是研究生学历,但没出过国的他英语口语仅限于一些皮毛,用来谈恋爱,恐怕捉襟见肘。
俗话说: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带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陈荣想到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翻译软件传达给辛迪那边。
对辛迪来说,陈荣的出现也恰是时候,因为她一直想有个中国朋友可以专注地教她中文,于是她和陈荣的交流便多了起来。
陈荣在聊天中得知辛迪来重庆一年多,还没吃过重庆的特色美食,他便抓住这个机会,带辛迪穿越重庆的大街小巷,品尝地道美食。
最让辛迪开心的是陈荣教会她中国酒桌文化里的划拳,让她感觉自己真正地融入了重庆本地的生活。
相处中,不经意间,陈荣把对辛迪的喜欢写在脸上,每次他约辛迪出来玩,辛迪都有一种他随时要向自己表白的预感。
终于,年4月,在两人相识一个多月后,陈荣趁着舅妈生日,邀请辛迪来家里吃饭,向亲朋好友介绍辛迪是他的女朋友。
虽然辛迪此前没有收到陈荣的正式表白,她也还没说要做陈荣的女朋友,但她当时不仅没生陈荣的气,还默认了女朋友的身份。
辛迪在后来接受新闻采访时回忆说:“这种表白方式一点也不浪漫。”
相对热情直爽的西方人,每天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含蓄且真诚。
辛迪喜欢逛街,陈荣经常一只手帮她拎包,另一只手牵着她的手;两个人发生口角矛盾,陈荣愿意主动跟她说话打破僵局;
辛迪不会做饭,总是点外卖,陈荣觉得不健康,便每天下班回来给她做饭;
辛迪也爱网上购物,和陈荣交往后,她加入购物车里的物品总是变成一个个快递包裹来到她身边。
年7月,辛迪24岁生日那天,陈荣刚好在外地赶不及回来,他的缺席让辛迪觉得有些沮丧。
让辛迪意想不到的是,她在生日派对上突然收到陈荣发来的一段视频。
视频是陈荣暑假骑行西藏期间录的,每当他到一处风景优美的湖泊或垭口,他都会停下来,拿出写给辛迪的表白信,对着镜头大声念出来,视频的最后,陈荣单膝跪地,问辛迪是否愿意嫁给他?
辛迪刚看完视频,便接到陈荣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再次向辛迪求婚,辛迪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总有人,山高路远为你而来,也总有人,因为一眼心动,愿为你突破重重阻碍。
娶到法国媳妇,也躲不过婆媳矛盾,跨国婚姻里更需要包容
次年的5月20日,陈荣和辛迪在重庆民政局领证,正式成为一对合法的跨国夫妻。
他们的婚礼没有大操大办,只是按照中式婚礼流程,在双方的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简单完成。
年10月,陈荣和辛迪的混血儿子出生,取名叫诺恩。
自从辛迪怀孕后,陈荣就让她辞掉工作,安心在家养胎。陈荣的妈妈也搬来和他们小两口住在一起,方便照顾他们的生活。
可不管是什么关系的两个女人,在一起生活总有矛盾产生。
孙子出生前,婆媳两没有发生特别大的矛盾,而孙子出生后,矛盾便爆发出来。
原来辛迪生产后,婆婆不仅把她的衣服帮忙洗了,还不许她洗澡,不许她喝冰水,连她想起床去看儿子也不行。
这对于从小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且从来没听过坐月子这一说的辛迪来说,婆婆的行为令她无法理解,甚至认为婆婆严重侵犯到她的个人隐私。
辛迪不知道怎么和婆婆沟通,无奈求助陈荣,帮她劝服婆婆。
可她却发现,陈荣在她们婆媳之间根本不起作用,生气的辛迪把自己的坏情绪表露出来,在家里给婆婆摆起了脸子。
儿媳妇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婆婆那边气不过,索性不管了,自己回到房间,关起房门暗自神伤。
好在陈荣并没有放弃从中说和,给媳妇儿解释坐月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婆婆爱护儿媳妇的表现。
陈荣也告诉他妈妈,辛迪从小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体质比一般中国女性强壮,不需要坐月子,希望妈妈尊重辛迪身上的文化差异。
最后,辛迪和婆婆的紧张关系得以解除。
在辛迪生下第二个混血儿子的第三天,婆婆问辛迪要不要喝加冰的西瓜汁,辛迪欣然答道:“好的,谢谢!”
正在一家人其乐融融时,一个坏消息悄然到来。
年9月,陈荣在一次例行体检时,发现患有甲状腺肿瘤,肿瘤已经长到压迫神经的地步,陈荣因此精神萎靡、常常想睡觉,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
为了能安心治病,陈荣暂别工作,一个月后,他接受肿瘤切除手术。
虽然手术较为顺利,但康复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快,陈荣是家里的顶梁柱,肩上扛着一家人的经济重担,在家养病不工作的日子,陈荣度日如年。
男人有苦不轻言,陈荣心中积聚的郁闷渐渐演变成急躁、坏脾气,他情绪上的巨大转变把辛迪吓得不轻,辛迪一度想过带孩子回法国去生活。
好在两个月后,在辛迪的陪伴下,陈荣身体恢复,情绪逐渐稳定,他又重新回到学校,继续教学工作。
经过此次家庭危机,辛迪认为夫妻两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这样可以相互分担经济压力。
年初,辛迪采用朋友的建议,在居住的小区里创办了迪迪学习屋,专门教授英语、法语和绘画。
辛迪和陈荣都是高学历,且又都有教学经验,迪迪学习屋的教学口碑很快在当地传开,生源不断。
然而,同年4月份,陈荣父亲合作的一个家具工厂失火,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算上在内共计几十万元,陈家需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听说公公婆婆家有难,辛迪不等老公开口,愿意主动拿出夫妻的共同存款20万元给两位老人。
儿媳妇愿意拿出家庭储蓄来帮助丈夫的父母,这在西方是极为罕见的。但辛迪此时已经在中国生活了6年多,她习惯了父母子女相互给予爱和经济支持的中国式家庭关系。
之前辛迪和陈荣打算买房子的时候,辛迪有向她法国的父母借过钱,但亲生父母不管她买房子的事,而陈荣的爸妈则是倾尽所有,且从来没想过让他们归还,这让辛迪感受到中国父母的温暖。
她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他们无偿对我们好,我们也应该用这种方式对待他们。”
包容是最重要的,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陈荣和辛迪这样的跨国家庭,文化习惯、思维模式诸多不同,但是爱让他们学会了彼此包容。
此心安处是吾乡,昔日的法国美女说得一口流利的重庆话,自称是重庆人
年9月,迪迪学习屋已无法容纳越来越多前来报名的学生,辛迪于是租下重庆某商业大楼的一层,开办诺一国际俱乐部。
除了教授中国孩子学习英语和法语外,辛迪还拓展了教外国孩子学习中文的业务板块,帮助外国友人更好更快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辛迪的直觉是正确的,她的新业务一经推出,许多在重庆的外国家庭把孩子送来她这里,她的事业一时风生水起。
除去俱乐部的各种经营成本,辛迪自己每月能赚到一万多,超过陈荣在高校教学的收入。
辛迪非常享受在中国的语言教学工作,除了这一爱好,她还非常热爱重庆美食,她曾多次担任电视节目的美食推荐官。
组建家庭、开办国际培训机构、解锁重庆美食等,这一系列事情做下来,辛迪的中文水平如坐火箭一般,上升到八级,同时辛迪的重庆话也说得溜溜的,张口就能来“你啷个那个勒个了嘛?”
当别人问到她是否有回法国的打算,她表示自己已经习惯重庆的生活,每年回去一次的法国家乡,反而让她感到不自在和陌生,重庆已经是她心里真真正正的家,她更愿意称自己是个重庆人。
年底,疫情从武汉快速扩散到全国各地,给各行各业造成重创。
辛迪的国际俱乐部作为线下培训机构,首当其冲,年歇业半年的诺一国际俱乐部永久关闭。
结束培训工作,辛迪则回到了家里,全身心投入两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当中。
首先亟需她解决的是提升大儿子诺恩中文读写能力的问题。
诺恩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他就读的国际幼儿学校老师给他布置了练习写中文的作业。
然而,诺恩的注意力都在玩上面,回家根本不碰作业。
辛迪一开始很苦恼,不过她发现,她向诺恩请教如何学习中文时,诺恩便化身为一位小老师,清晰地给辛迪转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从此,诺恩就成了自己妈妈的中文老师。
就这样,以教为学的诺恩中文进步很快,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专注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培养两个孩子兴趣方面,辛迪和陈荣都一致认为没必要给孩子报课外班,父母和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他们两人就带着孩子出游,在自然环境当中触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看到美丽的景色,陈荣就带着孩子们用彩笔绘画代替相机拍照记录;路上看见的标识路牌,一家人就玩起“谁认识的字多”的游戏。在快乐的氛围里,两个孩子学得又快又丰富。
虽然两个孩子是他们的生活重心,但辛迪也同样重视她和陈荣的感情保鲜,她每天都对陈荣说一遍我爱你,在清晨和夜晚给陈荣送去一个吻。
陈荣非常感谢辛迪,是她让两人恋爱的感觉在婚后得到延续,更是因为遇见她,才有今天幸福美满的家。
时光荏苒,如今已是陈荣和辛迪相识相恋的第8个年头,在一起度过近三千个日与夜的他们,从未想过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自愿为对方做出改变。
陈荣是家中的独子、高校老师,但是回到家,他愿意为辛迪洗手作羹汤。
而辛迪本该回法国从事对口的工作,成为一名衣着光鲜的职场丽人,但她愿意为陈荣留在中国,选择做一位普通的中国妈妈。
我们常常听到走入婚姻的男女对自己的婚姻有诸多抱怨,但陈荣和辛迪的感情生活里,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包容与和谐,未来还有很多个8年在等待他们。
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人人艳羡,希望大家听完他们的故事,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都市热报:《90后法国妈妈和5岁儿子一起学中文她还有套育儿秘笈》
2、中国日报网:《为她拎包煮小面重庆男人浪漫起来法国女神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