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孙子兵法如果是伍子胥写的,伍子胥就不会愚 [复制链接]

1#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www.jk100f.com/

东吴的孙坚不是孙子的后代吗?还有一点伍子胥被夫差赐死以后,孙武这个人好像凭空消失了。你这个比我那个吕望姜子牙就是泰颠泰公,师尚父是个比较年轻的人打完纣王很早就和武王几乎同时死了的猜测更不靠谱。一般都认为孙膑是齐国人,而高诱注吕氏春秋时却说孙膑楚人,不会是因为高诱认为,伍子胥楚人,孙武伍子胥是一人,所以孙膑作为孙武之后就是楚人了吧?

孙子兵法如果是伍子胥写的,伍子胥就不会愚忠而死。孙武是伍子胥的形象分化,和孙子兵法是谁写的有关系?能力强和怎么死有啥关系,伍子胥和岳飞难道不厉害?伍子胥是一名楚国的政治逃犯,就像魏国范睢逃到秦国后改变身份为张禄,一样会有一个新的身份。只不过范睢恢复原名而载入史册,而伍子胥失宠被赐死后生前事迹得不到正确对待也属正常。这个说法确实惊人,我还得再考究考究。昨天发现的新证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功灭亡于后”。和伍子胥被杀也吻合了。

那司马迁是从哪里听来的呢?是不是跟以前马督公说他老家把李广射虎讹作李存勖射虎是一回事呢?过了几百年当地居民以讹传讹也算正常了。马督公说的是事迹讹传,这个是形象分化,不过本质都是以讹传讹。战国以孙吴并称,应该就开始分化了,不过战国还没出现孙武这个名字。一个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存在事迹记载,死后几百年被历史学家挖掘出来,确实值得思考。基础理论其实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能正视我这个观点,可以算同道中人了。

还有人说孙书就是孙武。不可靠,艾陵之战被吴国砍了,怎么也对应不上,无非有个孙氏而已。确实有一定道理,之前看《左传》的时候,我还一直纠结,为啥看了半天没有孙武呢,春秋阶段的史料来看,《左传》相比《史记》的价值要高得多,里边的记载也靠谱多了。请问阖闾有多少大臣?左传都记载了吗?

需要指出,相当一部分论据也是史记后面的。必要不充分,只能作为假说。吴越两国好像是因为语言特殊所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特别多?比如那把越王勾践剑。第一,这个观点很不错,但老调重弹。第二,作者要出书,参考文献要列出清朝已经有学者提出类似观点。第三,历史有时很奇怪,例如史书也不记录郑成功这个奇怪的名字。

强行的去想当然的划分非常不靠谱,跟贴标签一个原理。我感觉半信半疑吧,疑的是对整个军事的层面理解不是很深,信的是,孙武,一本著作影响可以说非常大,吴起,又有跟孙武一样的著作流传下来,实战也有跟白起一样的征战多年无一败绩,跟变态的是去哪国就能扶起来哪国,而白起,少时从军从基层做起,一步步上位,且打过很多各式各样的战斗,战役,战争,一生未尝一败,别人也许只是打几年,半辈子没有败绩,可白起是一生都在打,且从来没输过,除了长平几乎每一次都是以弱胜强,以少打多。这是我在提问之前临时了解的,不全面也无可厚非。既然你提出来了,并且看得出来你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