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借鉴知乎博主“冉冉”的问答,侵删)
为了写论文而读文献综述,要注意些什么?
人生第一步,始于纸尿裤
科研第一步,来自文献综述。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的工作。听起来很高大上(虽然也的确是很高大上)但它其实只是学术入门的门票,一张门票,虽然看上去无足轻重,但是它却决定了你的研究是否能被他人认可,以及是否你的研究能够被称为研究的关键一环。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
2.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作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
3.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读文献,怎么做笔记
文献综述面对的对象可不是《格林童话》,食用学术论文可比读小说看童话难嚼的多,不仅难嚼,还要求嚼的多。阅读少量的或许还能记忆犹新,但阅读上百篇文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是浏览一遍,或许能够留下一个大概印象,但时间一久或者说随着阅读文献的增多,这个模糊的印象也失去了。
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或许愚笨或许高超,但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小编在这里介绍一种自己常用的文献阅读方法。
1.“高亮笔画出+读书笔记”
首先,相对于“无纸化学习”我更喜欢书写。我不相信我的脑子,但是我相信我的纸和笔。所以,我会把文献用打印出来,在重要的语句上用高亮笔画出。如果只是简单的笔记我会在旁边做上批注,如果是十分复杂的且字数较多的笔记我会抄录到文献的背面(我一般单面打印),或者抄录到其他的纸上然后订到原来的文献上,作为精选。这个摘录是对你真正有用的知识点。
2.分类读书笔记
所有读过的论文,不可能都是篇个不同的方向,他们之间某些文章一定是有共性的,比如你研究“近三十年来《华尔街日报》中呈现的中国企业形象”,那么你所阅读的文献里可能有一些是用的框架理论、有一些用的是议程设置理论;有的是研究方法值得借鉴,有的是研究框架很有意思。那么你就要找到这些文献对你来说的共性,进行分类。
在分类的时候,仍然是之前打印出来的纸质版,上面仍然带有你的笔记,只需要将你认为属于一类的放在一起,并贴上标签(比如:研究方法)就可以啦。
这样读论文虽然刚开始很慢,但是你的积累多了,后面的摘录就越来越少了。而且,你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因为人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去领悟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你的知识储备少,一篇文章的知识点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或者大脑中不能浮出有效的实例去解释,所以接收起来非常困难。而随着积累的增加,理解越来越容易,也理解越来越充分,速度也越来越快,你只要相信,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就好啦。
带着脑子读论文
文献的阅读是一个从“无可非议”、“似是而非”、“大是大非”到“无事生非”的过程。
刚开始阅读,由于自己的知识有限,别人提出的方法和结果对自己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评判其中的观点。因而,刚开始阅读时会对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全盘接受,很难产生质疑的观点出来,对看的任何内容都是“无可非议”。
等有过一定的积累之后,所了解的方法和观点较多了,这时就开始会有怀疑跳出来了,至少也能去判断这篇文章哪里好,哪里有欠缺。但是却也不能全然批判这一篇文章,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只有看过足够量的文章之后,才能够做出完整的评价,所获得的优劣比较结果也有充足的论据。这时候就达到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境界。
那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呢?是因为我们要发现新问题,而且要去尝试解答新问题。所以在阅读了充足的文献之后,我们就要带着问题去阅读,争取从现有的研究中“无事生非”。所以文献综述就是让读者:看完之后,对过去有些了解,对未来仍是茫然。
文献综述的格式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一定要详略得当!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纵式写法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画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
由于所涉及的内容可能非常多,所以不要求面面俱到,只需要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横式写法
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
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