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无为而治来自于《道德经》,在道德经中讲到“道”是无为的,但道是有规律的,宇宙万物都要遵循规律,治国也是相同道理,国家有规定和制度,用来约束官僚和百姓的行为。
平民百姓要遵守法律制度可理解为“道”所说的遵循规律,这就是道家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不是没有什么作为,也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在遵循客观规律,不违背道德原则的情况下发挥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
而汉朝初期以秦朝灭亡作为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决定不继续使用秦朝的法家方针,因为汉朝刘邦明白想要征服天下就要想办法让百姓团结一心。
用自己的威信吸引谋士将领追随身后而不是用力量达到目的。所以汉朝实行无为而治也是正确之举,促进了社会百姓和谐生活,安居乐业。
一、汉朝实行无为而治的原因
1、汉朝建立后,需要恢复经济
秦朝虽然获得了统一,但在内部制度上存在很多缺陷,秦朝末期,各个诸侯势均力敌,后来只剩下以刘邦和项羽为首的诸侯国,刘邦征战多年。
最后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刘邦获得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争结束后人口由秦朝初期的万减少到只剩百万人口。秦朝法律严苛,处罚残忍,受到众多百姓的反抗。
而刚刚统一全国的刘邦需要恢复社会经济,正在思考怎么才能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刘邦听取了萧何的意见,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制度。
要求放松国家制度,不再对百姓限制约束,百姓能随意创造经济,不会再受到任何威胁,从而加快汉朝恢复经济的速度。
建设汉朝的谋士都出身于社会基层,没有治理国家国家开拓创新的理念,但他们却有积极学习虚心接受的态度,正符合道家的治国理念。
2、连年战乱,百姓饥寒交迫
跟随刘邦的功臣们只擅长于战斗,缺少管理朝堂的经验,并且自秦朝统一六国再到汉朝建立,朝代更替,不断征战。
百姓长期受到秦朝的暴政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和财产早已奄奄一息,全国陷入困窘交迫的状态,而道家的治国理念非常符合汉朝的国情,所以,刘邦决定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
二、汉朝无为而治政策的措施
汉朝采用无为而治主要表现在徭役赋税和恢复农民生产两个方面。
1、刘邦提倡轻徭薄赋
所谓轻徭薄赋就是政府将粮田税收减半,降低税收,由最初的“十五而税一”改变成“复十五税一”再改成最后的田税全免,主张以农为本,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粮田税收最少得一个朝代。
2、皇帝和百姓共同与民休息
汉朝的与民休息政策就是皇帝和百姓共同休养生息,积极恢复生产,不会发动任何战争,刘邦皇帝非常节俭,没有向秦朝一样建设宫殿,修驰道等,减少国家开销,不向百姓收纳财产,主张藏富于民。
政府用人文道德感动百姓,使百姓和政府共同努力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汉朝鼓励农民生产,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为让官员百姓重视农业,皇帝亲自耕种作为模范。
三、汉朝无为而治的贡献
汉朝实行无为而治后,政府国库充盈,粮食产量富余,农民们恢复了农业生产力,社会经济大大提高,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使国力丰富的汉朝在后期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秦朝有严苛的刑法,残酷的暴政,社会矛盾接连不断,百姓遭到压迫,苦不堪言,引起众多农民的不满,最终发起了农民起义,而汉朝则是顺应民意,更改国家统治策略,决定与民休息,从而改变了百姓的生活。
四、汉朝无为而治成功的条件
汉朝无为而治政策之所以会成功,也是因为汉承秦制,前期的秦朝打下了建设基础,才能够支撑无为而治政策的实施。
1、秦朝建立的封建制度是基础
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统治早已存在,而无为而治就是在规定的制度范围内改变百姓的观念,激发百姓自主创新的能力。
2、秦朝法律支撑着汉朝无为而治政策
完善的秦朝法律为汉朝制度起到了支撑作用,汉朝制定的法令政策都是依据秦朝法律改编,皇帝根据法令制度治理国家,不用管理干涉百姓生活,而百姓自觉的依照法令制度办事,为社会减少很多矛盾。
汉朝刘邦皇帝实施无为而治政策符合国情,用道德教育百姓,深入人心,无为而治政策使汉朝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汉朝以农业为主,提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农民自身发展,皇帝和百姓与民休息,促进了汉朝经济繁荣发展,国库充盈,粮食充足,为后来抗击匈奴提供了物质基础。
原来受秦朝压迫的百姓得到解放,汉朝无为而治政策让百姓减轻了缴税负担,道家的黄老思想是汉朝的立国之本,文景之治就是汉朝无为而治最好的体现,皇帝恪守成规,勤俭节约的品质也是因为无为而治制度形成的良好榜样。
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