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赛是很多立志冲藤或美本排名前十、前二十名校的学生申请材料中的最有利工具。这种竞赛成绩能在留学申请中发挥绝佳的作用。对于一个非学霸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找准定位,瞄准适合自己的国际竞赛,尽早做好规划也能让他们在竞赛中游刃有余。目前可供初高中生选择的国际赛事多达九十多项,主流的也有三十项之多。那么我们怎么在标化、GPA、文书等各项指标占据的时间里,“挤出”宝贵的时间选择和准备竞赛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学生在选择或者准备国际竞赛活动中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导致的最后结果不能为自己的申请加分,这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除了要知道市面上有哪些国际竞赛,你更要知道你适合哪种竞赛。一、国际竞赛如何分类?分别适合什么人群?国际竞赛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以下三种分类方式可以提供给我们一种思路,在选择国际竞赛时一定要和自身的情况相匹配,而这个匹配的过程一定不能省略。1、按学科划分(最常见)■数学学科国际竞赛适合人群:对数学学科的学术能力要求较高,适合数学方面有专长或者将来有志于学习数学、物理、统计、信息、工程、金融等专业的学生。代表竞赛:AMC、UniversityofWaterlooEuclid、AIME、USAMO、HMMT、PUMaC、SMT、DukeMathMeet、UKMT、BMO、EMC、HiMCM、MCM、IMMC、AoCMM竞赛解析:AMC,Euclid,UKMT中,每一道题目的难度都不高,知识点上大约是国内的高中水平,技巧要求上很少有超过国内初中竞赛的,比赛的难度主要来自于:喜欢考察课内不涉及或不强调的知识点(数论、概率论、组合数学等);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比如在AMC要求在75分钟内完成25题);参赛学生越来越多,水涨船高。AIME,USAMO,HMMT,PUMaC等数学竞赛的难度明显超过AMC这一级别的竞赛,一般只适合在国内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得过奖项。即使很有数学天赋,只要没有经过长期的竞赛训练,都很难获奖,这样的学生更建议参加HiMCM等数学竞赛,或丘成桐奖等科研竞赛。■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国际竞赛适合人群:对科学学科的学术能力要求较高,适合相应学科兴趣大有专长或者将来有志于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代表竞赛:PhysicsBowl、PUPC、BPhO、GCSEASChallenge、RSC3、ANCQ、USNCO、USABO、BBO、IGEM、BrainBEE竞赛解析:PhysicsBowl考察学生的知识范围很广,超过国内高中物理,甚至超过AP物理C,但是考察方式非常直白,很少有难题。它的难度主要来自于速度:需要在45分钟内完成40道题目。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所有相关知识点,并且掌握一些常用的快速解题技巧(比如运动学中的图解法)。相较而言,BPhO的题目难度就要大一些。BrainBee是一个知识竞赛,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就可以获得高分,主要追求广度,不追求深度。难度来自于比赛没有明确的考察范围,所以很难说学了多少内容之后就一定可以拿到大奖。USABO和USNCO的难度来自于中国初中的化学和生物课程,和美国高中课程的衔接比较弱,所以学生要学的内容非常多。如果学生对生物、化学感兴趣,立志申请相关专业的,那么只要肯花时间精力,要获奖也不困难。如果学生对生物医药工程、公共健康、材料学、环境科学这些相关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建议直接参加科研活动,否则容易淹没在学科知识的汪洋大海中。■STEM类综合国际竞赛适合人群:涉及的学科较多,能力较为综合,相对来说在单科学科要求不会特别深入,多以团队形式参赛,适合比较有创新意识、思维活跃、探究能力强、乐于钻研、团队协作意识强的学生。代表竞赛:ISEF、GoogleScienceFair、YauScienceAward、USO、TheSiemensCompetition、JSHS、RegeneronSTS、USAD、USAP、WorldScholar’sCup、ISSDC、FutureCity、PhysicsBowl。这一类竞赛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多学科竞赛和跨学科竞赛。比如,USAD是典型的多学科竞赛,很多个学科放在一起比。而科研竞赛大多数是跨学科的,或者说这些竞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