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同产地野生远志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复制链接]

1#

文献亮点:

1.测定了药材中的远志口山酮III、3,6′-二芥子酰基蔗糖、远志酸、远志皂苷元、细叶远志皂苷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对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研究思路避免了常规混合打粉提取的模糊性和混沌性,以单株为对象进行含量分析,试图最大程度地反映具体药材的品质评价。

2.此文献采集了远志主产区5个省份20个不同地区的远志样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品质与产地间的关系。

3.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HCA)分析,以5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为变量,用SIMCA-P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多个指标性成分转化为少数几个代表性较好的综合指标。

文献内容:

1.样品采集

2.色谱图

3.线性关系考察

4.精密度试验:同一产地远志粉末(XY)1.g,重复进样6次进行测定并计算各对照品峰面积变化情况

5.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XY)适量,在0、2、4、8、12、24h6个时间点精密吸取10μL,按“2.3”项下条件分别测定并计算对照品峰面积变化情况。

6.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产地远志粉末(XY)共6份,测定并计算样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

7.样品含量测定:

8.结果分析

(1)主要成分含量差异性分析,见表3

(2)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当欧式平方距离为22时,所有样品首先聚为2大类,渭南、新绛、咸阳样品聚为第II大类,其余17个产地均聚为第I大类,当欧式平方距离为12时,第I大类可分为3个小类,石家庄、洛阳、承德样品聚为Ib类,保定、秦皇岛、郑州聚为Ic类,其余则聚为Ia类。

(3)PCA: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8.%,说明前3个因子在反映产地与共有成分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能够揭示样品中大多数的变异信息

所有远志样品聚为2大类,陕西咸阳、陕西渭南和山西新绛聚为第I类,其余17个产地聚为第II类,与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一致,表明20个产地远志的内在质量特征稳定,分类清晰。

(4)相关性分析:远志成分含量的高低与其根粗、株高的关系相近,也从侧面反映了药材质量优劣与其外观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张琳,杨冰月,王晶,张岗,颜永刚,高静,杨新杰,胡本祥,彭亮.不同产地野生远志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质量分析[J].中草药,,51(06):-.

文献整理:李小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