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新们在刚开始接触文章写作时总是不在意参考文献的标注,总觉得Conclusion写完后就算大功告成,然后参考文献草草标注。
事实上,参考文献的标注能直接体现学术规范与否,甚至能直接关系到作者的学术诚信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标注才算规范?参考文献标注又有哪些常见的错误呢?
今天,南小研将带你学习如何正确、规范地标注参考文献。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规范与评价》,作者为吴萍萍和叶继元教授,部分有删减。
参考文献作为学位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位论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现行的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强调了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格式应遵照GB/T-规定执行。
01
参考文献标注有哪些常见的错误?
01
注释的缺失
部分学位论文只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文中没有添加注释,且凡是有注释的学位论文都采用“脚注”的形式。超过半数以上的学位论文既有页下“脚注”,又有文后参考文献。
02
参考文献表的排列编号有误
我国参考文献表的编制主要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应按照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方式常见的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根据文献类型分别按顺序列出被引文献;二是根据中英文语种分别按顺序列出被引文献;三是根据文中引文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03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缺失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缺失的情况包括缺少出版日期、页码、文献类型、出处、实心点等。另外,《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规定电子文献的著录必备文献类型标志,其他文献任选。这意味着纸质的图书、期刊等在著录时可以不标注文献类型。
0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有哪些常见的错误?
01
文献类型著录有误
个别作者对文献类型的著录出现错误,例如有些作者将报纸[N]的文献类型标注为期刊[J],将电子文献的标识代码EB/OL著录为EB/O8等。
02
引用的期刊名有误
著录项目格式有误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著录项目的顺序有误。如有些作者在著录电子资源时,将引用日期置于获取和访问路径之后。按照GB/T—的规定,引用日期应该置于获取和访问路径之前;有些作者在著录期刊文献时,将文献类型标志置于刊名之后。二是著录项目的格式有误。如有作者在著录英文参考文献时,将所有责任者都一一列出。按照GB/T—的规定,责任者超过三个的情况下,只著录前三个责任者,其后加“,etal”。
03
参考文献著录符号的错误
绝大多数是由于作者在标注引用文献的起止页码之间使用“~”号,而GB/T—中规定符号“—”用于起止序号和起止页码间。此外,GB/T—中规定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部分作者在每条参考文献结尾使用“.”号的意识不是很强。
03
参考文献标注规范的一些建议
01
制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统一形式
高校应该对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做统一要求,严格遵照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视院校、专业等情况适当调整,制定统一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02
加强有关文献管理软件应用的学习
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可以一键插入引文,并能够按照标准的格式自动生成规范化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生高效且准确的生成规范化的参考文献。目前常用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有国外的EndNote,、Biblioscape和Mendeley,国内常用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为NoteFirst、NoteExpress、CNKIE-Study。高校应该开展有关文献管理软件应用的培训,增强研究生对文献管理软件的认知及应用。
03
增强学术规范意识,努力成为“好的学者”
作为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研究生更应严于律己,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做到一丝不苟。遵守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是对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也体现着研究生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能够按照学术规范的底线要求进行研究的学者”即“好的学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的学术信息,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