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雀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873.html

目录:

1.论文进度表

2.各个阶段概括

2.反思

3.小技巧

4.一些图片

论文进度表

“年前”(2.12)是第一个计划完成论文初稿的时间点

“返校前”(3.13)是第二个

“返校后一周”(3.20)是第三个

各个阶段

选题11.10-12.01

→定题12.02→第一批访谈、转录12.14-1.9→第一次编码1.10-1.14→学习编码(迷茫期)1.15-2.2→第二次编码(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次)2.3-2.5、2.18-2.27→补充第二批访谈2.23-3.1→学习定性写作2.28-3.2→寻找理论无果3.3-3.4→读中文文献写中文文献综述3.5-3.9→读英文文献偶尔转录3.10-3.22→转录第二批访谈3.23→第三次编码、写作研究结果及方法交替进行3.23-3.28→写英文文献综述3.29→写摘要、结论、参考文献、排版3.30→初稿完成3.31

反思

访谈阶段:★★★☆☆

优点:在第一批访谈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访谈技巧,及时反思和修改访谈提纲。缺点:忘了控制各类别样本比例,最大败笔。后面在第二次编码时才突然意识到问题,导致论文进度后退回访谈阶段,又补充了第二批访谈对象,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进度也变慢了。

编码阶段:☆☆☆☆☆

晕了晕了晕了。建议是在大学前三年自己有主导做过定性研究。不然就要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从头学起。1月9日转录结束之后,在学习编码和尝试开始编码之间来回横跳,一直到2月3日,是非常迷茫和浮躁的一个时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第一次编码,依据之前浅薄的编码基础进行,基本上就是个访谈材料的缩写。编码完之后,发现完全不晓得怎么进一步分析、抽象概括,才意识到这个方法行不通。然后去看了教材,但是第一遍看的时候确实没悟到本质,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又颓废了好久。第二遍鼓起勇气认认真真看完了教材,找到了核心要点,开始第二次编码。觉得访谈材料打印出来比较方便阅读和标注,所以先是在纸质版上编码。后来因为放假回家过年编码中断。再重新开始时,便着手整理成可管理的电子版编码。这个过程其实很繁琐,又很浪费时间,非常枯燥,反正我耐不下性子。第二次编码之后,其实还是停留在初级编码阶段。对于研究可能得出的结论心中有那么点数,可是实际上还是很零散的,没法直接写出来意味着还没完全理清楚。但是觉得得结合一下理论(或者确定一下自己想建构的理论方向)才能继续往下分析了,所以就先跑去看文献了。说不上对错?但代价是后面第三次根据理论框架开始第三次编码时,需要重新熟悉所有访谈材料。第三次编码相对来说还比较顺利,虽然也经历了一下小烦躁,但第二天就想到了好的整理方法,后面就很流畅惹。总之,对定性研究方法的编码分析掌握不够,一点点摸爬滚打往前走,导致了反复编码反复失去耐心,浪费了很多时间。

文献阅读及综述写作阶段:找理论:★☆☆☆☆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优点:1、悟到了文献整理的正确方法。就是一定要在读完每篇文献之后提取关键信息整理成表格(方便管理),以及重写摘要(方便写作)。2、开始用endnote管理文献,在检索文献和插入参考文献时节省了大量时间。缺点:1、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时,不够明确文献的阅读标准。(也是因为做的是定性研究吧,自己最终的写作方向和思路都没有完全确定,所以也不敢随便排除。感觉做定性真的挺不容易的,就是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之间来回横跳啊。)中文文献即使不必要读,30分钟也能看完一篇。但英文文献则不然,严重拉低了英文文献的阅读速度。(而且后面写文献综述时就更看到自己的愚蠢,有些文献只引用了10个字,当时读了两个小时。)2、第一次检索文献时明明把该领域所有相关的优质文献都下载了下来。但在阅读完引用量前20的文章之后,却开始检索和阅读这些文献的参考文献,众所周知检索和管理新加入的英文文献是繁琐而又于研究无实质推进的工作,而且打断了阅读英文文献的状态。后面还是沉下心老老实实按照第一次的文献筛选阅读了。。3、只重写了英文文献摘要,没有制作管理目录,导致后面写作文献综述需要细分英文文献类别时,需要停下来重新梳理和分类。

小技巧

定性编码整理

首先,把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word文档),问题和回答每次各占一个段落。

其次,全选复制粘贴到excel里面,然后就可以开始编码。(主要是省去了在word里面敲空格一行一行对照,又方便后续管理)

再次,备份一个表,然后使用excel里面选定空值的功能删去无关段落,设定码号,然后可将表格按码号排序。

英文文献检索及下载

具体检索及文献下载方法请见b站教学视频

说几个检索技巧

1.webofscience检索文献时可以切换成标题检索

默认用主题检索出来一看+篇文献但是又不全都相关真的是头疼死我了后来换成标题检索瞬间只剩下1/10左右最后筛选出了篇减少了很大工作量

2.在导出endnote格式时,可以选中引用量和DOI两个选中两个选项

引用量是否选中因人而异

DOI选中之后可太方便了下载文献终于不用一篇篇点开等待webofscience漫长的加载然后才能找到DOI去下载文献了!

文献整理

1.文献简要目录(可以按需增减)

2.重写摘要文档的目录

分类是后来做的,就很方便,拖动一下就分类好了,然后写的时候直接整合一下就行,不用再一篇一篇重新复习啦。

一些图片

凌乱的电脑桌面

瘫坐在图书馆露台椅子上抬头望

一天时间整合文献综述真的很赶硬着头皮写

终于能在中期检查的表格里写上“是”

终于换掉了壁纸

赶在优惠券过期的最后一天

这里是燕子の栖息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