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术研究找文献和读文献 [复制链接]

1#

一、如何找文献?

1、老师和朋友的推荐

??读经典文献是打好基础、练好内功的不二法门。而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则是快速走上学术正道的关键。

2.从文献综述里面找

????从文献综述里找文献,就比较专业了,这需要读者能先找到合适的文献综述,并能读懂这篇文献综述。

3.从参考文献里面找

????从参考文献入手,按图索骥,层层深入,是较为简便且快速的方法。

4.?通过“谷歌学术”前后搜索

????如上所述,通过参考文献,一般可以了解这篇文献之前的文献。

????如果想了解这篇文献之后的文献呢?建议使用谷歌学术。

??“被引用次数”、“相关文章”、“所有4个版本”等,从中可以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尤其是与此相关的最新文献。“相关文章”则是与这篇文献有关的所有文献,既有之前的,也有之后的。“所有4个版本”这一栏同样值得点开和搜索,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查找英文文献,亦是如此。

?总结:相比之下,以上提供的四种找文献的方法是比较费事,当然更费心一些,因为要从问题和内容入手,就不如依靠领域、标题和关键词来搜寻文献那么简单。

二、如何读文献?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读文献的读不仅仅是指发出声来读的那种,也不是像读小说那样从前到后的浏览,读文献更重要的是动笔、动脑。所谓动笔,就是要多做笔记;所谓动脑,就是要多思考,而不是读完了事。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我读文献主要用到三种方法:做笔记、打表格和译读。

1.第一种方法:做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论是学习,还是从事研究或者创作,没有几个笔记本是搞不定的。做笔记首先是自己不断走入所读资料内部和深处的一个过程,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的理解过程。读文献,重在理解和读出自己的想法,那么笔记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

?动作之一:复述,即用自己的话概述所读文献的主要内容。

???动作之二:思考。做笔记,不是机械地搬运,把所读文献作者思考的东西搬到自己的脑子里。学而不思则罔!第一个标准是,看看自己是否抓住了问题,即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或者是认识分歧,这是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思考的归宿。通常讲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标准是,看看自己读的内容与什么理论或理论概念有关,从理论概念和理论逻辑来审视自己所读的材料,表明这是一种思维活动,自己在思考。第三个标准是,要从证伪的角度来看看自己所读的材料,是否认同已有认识的理论假说和经验证据;也就是说,要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阅读。

?动作之三:整理。做笔记是一个过程。笔记需要整理,而非上课或读书时做了笔记就了事。

2.第二种:打表格

????读文献需要做功课。要练基本功,如打表格。打表格是一个基本功,需要一篇一篇地来,强调的是对不同类型研究的比较。

例如下图:

?打表格的好处:

??一是比较直观,可以将所涉及的文献纳入视野之中。

??二是便于分类与比较。分类——将有代表性的研究以及与研究目的相关的“点”包含进来;比较——尽可能地呈现不同研究的异同——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