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人书评陈来朱子文献的深度整理朱熹 [复制链接]

1#

学人书评

陈来:朱子文献的深度整理——《朱熹文集编年评注》读后

书名:朱熹文集编年评注

作者:朱熹

编注者:郭齐、尹波

册数:13册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2月

ISBN:2

朱熹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继孔子以后的第二座高峰,元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基本上是朱熹的学说,其思想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13世纪后,这一学说体系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两国的重要思想,稍后,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的学说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性的思想文化。当今,国际朱子学研究方兴未艾,继续向纵深发展。

为了支撑和推动朱子学研究的新发展,核心基础文献的高水平整理研究是关键。在朱熹的三部代表作中,《文集》在可靠性方面优于《朱子语类》,在内容的包罗万象方面优于《四书集注》,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郭齐、尹波校点本《朱熹集》,其后台湾德富文教基金会于年出版了校点本《朱子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于年出版了校点本《朱子全书》之《晦庵先生文集》。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既往的文集整理仅限于校点,研究者普遍反映大量朱熹诗文撰作年代不明;其诗词创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语言障碍,导致理解困难;历代对朱熹诗文的研究评论散见于南宋以来群籍之中,难以检寻;不断发现的朱熹集外诗文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这些都对研究和阅读造成了很大不便。朱子学发展到今天,显然需要一部更为完备的朱熹文集。最近面世的郭齐、尹波编注《朱熹文集编年评注》13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项应运而生的新成果。

文集中,有相当数量的诗文写作年代不明,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大困难。此次整理,作者对全部诗文逐篇考订撰作年月时日,注于题下。这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有笔者《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顾宏义《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及郭齐《朱熹新考》一书中之《朱熹诗词编年考》。此书以以上四书为基础,凡已有定论者扼要采其结论,不再做详细考辨。有四书漏考、失考、所考不当及错误者,则予详细考辨,以期拾遗、补缺、纠谬。经新考定系年及纠正、补充前人结论,重要者凡二百余条,一般性更正尚不在此数。

文集共收朱熹诗词篇,首,其创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语言障碍,给使用者造成了不小的理解困难。此次整理,作者对全部诗词逐篇做了解题和笺注。解题主要提供有关背景材料,从总体上提纲挈领地概括某些篇目的全篇意旨及疏释篇题中有碍理解的个别词语。笺注则旨在疏通文义,帮助读者达到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主要注释疑难词句、典故、某些特殊的背景、思想内容及人、事,而一般词语则不注、少注或略注。不串讲,不赏析,不烦琐考证,留待读者咀嚼体味。全书总计注释余条,朱熹文集之有注释,在史上尚属首次。

历代学者对朱熹诗文进行研究赏析,留下了大量的评论资料。但这些资料未经系统搜集整理,散见于南宋以来群籍之中,难以检寻,难以为读者利用。此次整理,作者在曾枣庄主编《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朱熹部分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搜寻补充,首次将历代学者关于朱熹诗文的研究评论资料附于集中,总计条左右。其中,有关某篇诗文的评论附于该篇之后,关于诗文的总体评论则附于全书之后,大大方便了读者。

朱熹文集编刻源流复杂,版本众多。此次整理,作者在厘清源流基础上,对现存20余种重要文集版本做了仔细校勘。其中,最重要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淳熙、绍熙年间所刊《晦庵先生文集》前、后集为海内孤本,由作者首次进行了通校,并据此本增补内容数千字,纠正了今本文集若干错误,提供了《明筮占》《皇极辨》《云谷记》《少傅刘公神道碑》等众多异文;对现存宋刊闽、浙两大系统20余种文集残本第一次做了全面校勘;首次对元刻本《朱文公大同集》做了深入研究,并采校记60余条。对以往学界了解不多的韩国、日本所藏朱子学文献,如朝鲜朴世采《朱子大全拾遗》,洪启禧《朱子大全·遗集》,宋时烈《朱子大全答疑》,金昌协《朱子大全答疑问目》,李恒老、李竣《朱子大全答疑辑补》,金迈淳《朱子大全答疑问目标补》,朴齐仁《篁喦先生文集》,李普《涧松集》,任圣周《朱子感兴诗诸家注解集览》,韩国国立图书馆、梨花女子大学藏《朱子性理吟》,朝鲜刻本《晦庵诗抄》《晦庵文抄》,日本庆长间抄本《养蒙大训》,日本东北大学、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藏《朱子训蒙诗》,和刻本《朱子文范》《朱子心学录》,山崎闇斋《山崎闇斋全集》,楠本端山等《楠本端山·硕水全集》,藤本幸夫《日本现存朝鲜本研究》等,作者也给予了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