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本文根据乌角先生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乌角先生,国内知名科研写作辅导老师,悟空科研、学术期刊智能检索与精确投稿系统、AI智能论文生成系统核心研发人员,国高·科研写作研究所“科研写作经典课程”主要授课人,学员遍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博士生群体,近5年来辅导学员成功申报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发表SSCI/CSSCI/北大核心等各级各类论文多篇。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文献查找”。在这个环节,是讲什么呢?讲你的研究对象甚至你的选题里的创新性都确定了,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新的问题——找不到文献。
一、问题:选题都出来了,文献怎么找?
之前,我们每一期线下的期刊培训的会议,我都得讲一遍“A+B=C”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家每到这个环节就都找不到文献。所以,这一个课时是在讲,你的选题、研究问题出来了,这个时候你的选题基本都已经做完了,就差后面那一点了。解决的问题就是——选题都出来了,为什么又找不着文献了?这个时候,文献怎么找?这个时候,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要“倒回去”,要“倒回去”想明白什么?想明白你的选题的“前身”是什么,你必须找到你选题的“前身”,才能解决这个环节的找文献的问题。
二、范文解读
我们结合一篇范文《生活时间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来看。在这个例子里面,“现场实验研究”我们先不管,它属于选题第三个要素。研究对象就是“工作绩效”,研究问题就是“生活时间对工作绩效有什么影响”。做选题环节,围绕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工作绩效”搜文献的时候,发现文献有很多,多得不得了。但是,当你的选题出来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工作要做,就是还要再搜一次文献。如果不做的话你就没法写,要不然你没法做文献综述。因为,做文献综述的时候,有一个围绕着你的核心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的环节。比如,《生活时间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这个文章,你做文献综述的时候,就不是在做“工作绩效”的文献,也不是在做“生活时间”的文献,而是在做“生活时间对工作绩效有什么影响”这样的文献,这才是核心文献。但是,恰恰就是核心文献,你找不着。这是在我们的大部分老师所碰到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C=A+B”
我们就看这个例子。还是以上面那篇范文,来说明怎么解决文献查找的问题。如果用“A+B=C”这样的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来形容的话,那么我们要查的文献其实不是C类,我们要查的是什么?我们要查的是A类、B类,然后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中间这个“+”,即A+B。有时候,我们可以把B省略掉。比如,对这篇范文来说,A是工作绩效,B是生活时间,梳理文献时可以把B类省略掉,有时候B也要梳理上。但是,中间那个“+”所对应的文献也要梳理,因为它是离C最近的一批文献。我们要搜的A文献“工作绩效”很容易,B文献“生活时间”也不难。但是,到了查找“+”类文献,也就是“工作加上家庭”“工作加上生活”的时候,就有一点难度了。你搜C文献,也就是“生活时间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这种文献你是搜不着的。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因为很多人只懂得“往前跑”,不懂得“往后退”。写论文是“往后退”,而不是“往前跑”,体现到论文写作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落实到这个细节,也是这个道理,是“往后退”,而不是“往前跑”。你如果一味地“往前跑”,你就找不着文献,你就不知道文献综述环节到底怎么做,因为你怎么做,别人都会说不行;但是,你只要“往后退”,找到你选题的“前身”,你的文献综述就成功了。选题的“前身”既不是A类,也不是B类,是这个“+”类。你只要找到这个东西,你不需要梳理C类的文献,因为C文献是不存在的。
以上就是我们围绕这一范文,针对“选题出来之后做文献综述,又找不着文献了”所讲的解决办法。
编辑:科研小编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