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分与合丨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 [复制链接]

1#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

文:文史咖

导语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宣布:

“克里米亚在历史上、现实中,都是我国‘无法分割’的部分。”

说这话的时间是年,克里米亚半岛脱离乌克兰,归入俄罗斯的管辖。克里米亚的回归表明了与俄罗斯历史的最大特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俄罗斯从一个小公国,扩张为横跨欧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中的过程并不是直线型的,有很多曲折。

一、早期的俄罗斯出现过多个公立国并立局面,后蒙古人的到来,俄罗斯形成了最初的统一帝国

在俄罗斯的传统教材中,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那就是“鞑靼之轭”。“鞑靼”指的是蒙古人,“轭”的意思是套在牛马脖子上的工具。俄罗斯在其发展之初,曾被鞑靼人统治,时间长度约为年。

这一期间,蒙古人残酷的统治手段,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西欧却迎来了文明的曙光,社会发展很快。所以,俄罗斯人认为自己被蒙古人的统治拖累了。

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只看到不利的一面,没看到有利的一面,这是不正确的。蒙古人的统治,或者说东方式统治,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负面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积极作用。

历史上,欧洲的土地上,邦国林立,国王多如不可计数,一个小小的村庄就可能是一个王国。著名的美貌而善良的茜茜公主,就是一名“村长”的女儿——他父亲的王国只有千余人口。到了今天,欧洲也还是多国并立、多种语言并行。

而俄罗斯曾经也是这个样子,一度出现过十八个公国并立的局面。但是蒙古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俄罗斯吸收统治者的经验,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

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待西欧与东欧时,认为前者的文明的象征,后者是野蛮的代表。这种偏见也影响了俄罗斯人,写入了他们的教材,因此有了“鞑靼之轭”的说法。

俄罗斯有一歌曲,它的歌词描述了蒙古征税的残酷,展现了“鞑靼之轭”带来的苦难:

“他没钱交税,就上交他的女儿吧;他没有女儿,就上交他的老婆,他没有老婆,就上交他的脖子吧。”

二、从“西徐亚人”到“俄罗斯人”,俄罗斯历史上存在多次“分”与“合”

俄罗斯历史上的“分”与“合”,与中国历史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分”与“合”,源自内部力量的斗争与替换。而促成俄罗斯“分合”的,主是外部力量——来自东方的力量。

第一个“分合”时期:西徐亚人在大约公元前五世纪,西徐亚人占领了南俄大草原。西徐亚人是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在今天的东西伯利亚、蒙古草原一度很活跃。他们的特征是带着尖顶帽子,喜欢用*金饰品。

西徐亚人在中国文献中,有一个名字叫“塞人”。其对中国内地也不少影响,据说“疏勒”这个地名就是来自于他们。在公元前六世纪,华夏民族向西方拓展,秦穆公打败了西戎。由此引发了草原民族的西迁浪潮。

塞人从东亚渐渐消失,在南俄草原上出现,并取得了控制权。过了大约三百年后,到了公元前二世纪,西徐亚人衰弱,取而代之的是萨尔马特人及哥特人等。这一时期,时代较远,俄罗斯人的祖先罗斯人,可能还没有出现。

第二个“分合”时期:匈奴人匈奴人在公元四到五世纪,统治了南俄草原。当地的部族臣服于匈奴的铁鞭之下。对于匈奴,我们十分熟悉,它一度是大漠南北的霸主,给中国的王朝带来极大的威胁。秦始皇为打击他们,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

之后,汉朝又与匈奴进行跨世纪的大战,用了一百多年,才将其彻底打败。匈奴人只好西迁,由此却推动了又一轮民族大迁移。匈奴人到达南俄草原时,面对的敌手,实在不堪一击。

匈奴人在南俄的统治后来瓦解了,分裂为多个小国,如阿瓦尔汗国、可萨汗国,以及众众多的部落,如罗斯人、波洛维茨人、卡姆保加利亚人。

这一个时期,罗斯人出现了,在九世纪时,他们建立了公国,但数量众多,相互之间又不断地攻伐,整体上处于分裂状态。

在《俄国史稿》中,有一段是对这一时期的记载:

“他们彼此之间再无正义可言,各个氏族相互争雄,内讧不休,战乱频仍。”

第三个“分合”时期:蒙古人蒙古人从十二世纪开始,不断拓展疆域,成为一个幅员极为辽阔的大帝国。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统治着罗斯地区。

“金帐汗国保留了各罗斯公国的*权,利用王公为其服务,同时利用各王公之间的矛盾和内讧控制他们。”——《金帐汗国兴衰史》

蒙古帝国很快陷入了内部争斗,瓦解为多个部分。瓦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产生了四个汗国。罗斯人所处的地方,正是金帐汗国的统治区域。

在第二个阶段中,蒙古帝国分解为更多的国家,出现了罗斯、立陶宛、喀山等国家,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等古老民族也重新建国。这一时期的“分合”中,主导力量还是来自东方。

第四个“分合”时期:俄罗斯人罗斯人通过不断的扩张,到了十九世纪,发展成了一个囊括欧亚洲的沙俄帝国。沙俄崩溃之后,产生苏联*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的继承者,而且在统治疆域上有更多的推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东地区发生剧变。前苏联瓦解,在中亚及东欧出现了大量的独立国家。历史发展到近前,曾经与俄罗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乌克兰,却与俄罗斯兵戈相向。这一时期的“分合”中,主导力量变成了俄罗斯人,东方反而成了他们“反噬”的对象。

三、俄罗斯人为什么能形成“反噬”局面,并且伴随莫斯科大公扩张

“罗斯王公们的成功而巧妙的外交*策,他们在与其敌人斗争时团结罗斯各地的力量,并善于随机应变,等待有利时机;当需要时就退却,而当有必要和可能时,就转入决定性的斗争。”——马夫罗金《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一直以来,俄罗斯人处于被动地位,不断被来自东方的力量整合着。东方力量强盛时,他们被捏为一个整体;东方力量衰弱时,他们又分解成多个实体。但在蒙古人之后,俄罗斯人占据了主动,把帝国的边境推进到远东太平洋。

俄罗斯人的“基因”跟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样,是混合民族,它所混合的是“罗斯人”与“斯拉夫人”。我们都知道,“斯拉夫”的原义是“奴隶”。既然有了“奴隶”,那“奴隶主”是谁呢?正是“罗斯人”。

“罗斯”一词的本义,根据西方学者的说法,是北欧古语中“桅杆”的意思。也就是说,罗斯人与航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欧洲很多大河的入海口都在北方,维京海盗可以方便地乘坐船只,由海洋进入河流,再进入欧洲腹地。经过一阵烧杀抢掠之后,他们乘船离去。

罗斯人在从事海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门特别有利的“生意”,即人口贩卖。在东方有富裕的王公,他们的宫殿需要奴隶。罗斯人就从西欧、南欧劫掠人口,进行转卖。这些被劫掠的人,很多散居在了中东欧,罗斯人与他们通婚后,形成了俄罗斯人。可以说,维京人的种种传统,很可能就遗留在俄罗斯人的文化里。

蒙古人的“教化”蒙古人征服了罗斯后,最为看重的是抽税。税赋极为沉重,这正是“鞑靼之轭”的由来。蒙古人要求全罗斯的一年缴纳卢布的贡赋。当时一卢布的价值相当于一头牛,三卢布就可以买一间房子或者一匹良马。

除了贡赋,还有其他很多名目的税收,以及繁重的劳役。征税制度是极为严酷的,如果一个罗斯人无法交税,就要交出他的妻子;如果没有妻子,那就交出女儿;如果没有女儿,那就自己戴上“牛轭”——做奴隶去吧。

罗斯地广人稀,由征服者直接征税比较困难,于是实施“包税”的方法——由当地的王公“承包”了税收业务。他们完成了既定税金的征收后,常常会多加征收,从而大发横财。

百姓的苦难是双重的。然而,蒙古人的统治也带来了好处。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罗斯各个王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被取消了,罗斯通往希腊的商路也得以修缮。有蒙古铁骑的保护,商业是十分繁荣的。此外,由于蒙古人对于宗教不怎么感兴趣,罗斯人得以延续原来的宗教,其精神世界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扰。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税收,蒙古人对“包税”的王公们进行了扶植,这正是莫斯科大公扩张的原因。

四、在奥斯曼帝国衰弱后,“克里米亚”没有了支撑,领土最终被并入俄罗斯,俄罗斯完成从一个小公国到世界大国的扩张

俄罗斯继承蒙古人的遗产,建立了庞大的*事帝国。与它接壤的将是西欧的工业文明,和更为古老的东方文明。

“为永久消除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动乱根源,朕决定,克里木半岛置于俄罗斯管辖之下。”——在年,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宣称

在年,克里米亚重新并入俄罗斯。它起源于蒙古金帐汗国消亡之时,即十五世纪中叶。它以金帐汗国的继承人自居,在东欧中亚的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由于宗教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它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走得很近,与沙俄处于敌对状态。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弱,克里米亚也失去了后援,在沙俄的打击下,最终在十八世纪灭亡,领土并入俄罗斯。俄罗斯最终从一个小公国,扩张为横跨欧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参考历史文献:

《金帐汗国兴衰史》

《俄国史稿》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