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内地最早的年鉴将全文翻译出版兼具史料 [复制链接]

1#

上海年鉴()》专家研讨会举行。 陈静 摄

中新网上海3月19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年鉴()》(英文版)是中国内地最早的年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19日透露,《上海年鉴()》(英文版)计划于今年6月影印并全文翻译出版。

该书为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研究”成果之一。该书作为早期西人在中国编纂的年鉴,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还具有文献学价值。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方面表示,与同时代的《香港年鉴》比较,《上海年鉴()》(英文版)既有“历书”的内容;又有“文献”一编,占全书的四分之三,其篇幅在当时外人在中国编纂的年鉴中首屈一指。

当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上海市年鉴学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年鉴()》专家研讨会召开。据悉,《上海年鉴()》(英文版)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包括五个口岸的居住者和若干商业设施;月相和月食;日程表;人寿保险行;口岸和港口管理规章;进出口关税;扬子江航行指南等等。

《上海年鉴()》(英文版)刊载了当时西方人绘制的最详细上海地图:北至吴淞江虹口到曹家渡一线,南至白莲泾到龙华一线,东至*浦江陆家嘴,西至徐家汇、法华镇。该地图包括了上海境内重要的河道、步道、桥梁、寺庙以及其他地理信息,地名均分别用中英文标注。

据介绍,《上海年鉴()》(英文版)收录的《上海口岸-年气候观测均值一览表》和《气象测量记录摘要》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连续的、系统的气象统计史料。

年鉴(英文版)中的《徐光启记略》记载了一些遗迹,包括徐光启的故居与祠堂、徐光启晚年居住过的“双园”以及徐家汇徐家老宅的情况,徐家后代在上海地区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些铭文、碑刻、墓葬等史料为上海地方史书缺载。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方面表示,这本英文年鉴的翻译出版,提供了上海早期综合性的史料,很有出版的价值。在上海日益成为全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