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次写文献综述该怎么写完整攻略带你飞 [复制链接]

1#

作者:缇娜

众所周知,论文是读研的一大难关,在论文之中,文献综述又是小白研究生们的一大难题。研究生阶段导师往往会让你写一份综述,其实对于已经科研入门的人来讲写综述也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看猪跑不如吃猪肉”,当然这不是一句俗话,但是文献综述这种东西,即使我看过一些不同的经验贴,到自己真正去下笔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那么今天小编将自己在写综述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心得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本期内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1.文献综述简介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

简而言之,综述是你对你细分领域的研究的总结,是描述你领域中已有研究的关系。在综述当中,你需要把已有的行业内研究按照某种思路进行总结。然而我们在写综述的时候,Review=“Re”+”view”!也就是说我们要总结已有的文献的主要观点。

2.写综述的目的

(1)于自己而言

写综述的目的是提高对自己细分领域的了解,且通过总结自己的课题,综合相关文献给出未来研究展望。

(2)于综述而言

其目的是告诉读者在你的细分领域,有哪些研究已经做过了,存在什么矛盾点,解释这些研究的优点和缺点,并且为读者更新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给后人的研究开路的。

了解了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我们就要来看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写文献综述!

3.综述写作流程

第一步:确定主题

这个主题,确定的时候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太大,难度就大,能力要求高,然而作为刚开始写综述的小白来讲,此时可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完整的呈现某一领域的研究过往和未来趋势。而主题太小,以往研究比较少,很有可能不是研究的热点,很可能是没有必要去综述。还有一定要找一找,是否已经有人进行了综述,看下是否还有其他创新之处。一个量化的标准,高相关度的文献不少于20篇,不多于50篇(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当然,如果此时的自己没有足够的文献功底或者写作投稿经历的话,一篇综述的主题确认需要你和你的导师共同商讨确定,因为导师的经验比较多,往往能够基于你提供的文献证据判定这个主题值不值得去进行综述。还有就是你写综述也是在为你后面的研究做铺垫,所以这个主题不要光顾着自己一个人爽,一定要跟导师商量决定。

第二步:梳理大纲

在确定了自己的主题之后,就需要根据自己的主题来把综述的大纲给定下来。根据小编自身学习的经验来看,在搜索文献之前把文章的大纲先确定下来,这样可以在文献检索的步骤上会节约大量的时间。这个大纲不用很细,只需要把我们的切入点给下来,想清楚怎么构造这篇综述就行。

当然可能也有人会说先看文献,然后看完文献以后再来进行总结撰写。其实这是一个非必要的过程。如果你对这个领域很熟悉,那么你可能在梳理大纲的时候非常的方便,如果不熟悉的话呢,可以模仿同类型同领域的其他综述,先写一个框架,后期是可以再修改的。

第三步:文献检索与整理

检索文献呢,有这样4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点。这里小编也为大家梳理了一个顺序。

①确定关键词越多越精准,这样你搜索出来的文献相关度会非常的高。当然这个关键词的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种类有所不同,一般是1~5个,甚至也有1~10个的,但这个就有点大了些。但是一般关键词越多,可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就比较局限。如果这样文献太少,我们就可以减少一个关键词来进行搜索,这样以此类推。

②检索文献要有多个平台去检索,既要考虑核心期刊,也要考虑非核心期刊,有时候还要纳入一定数量的硕博论文;

③文献整理。我们在到的相关文献以后要进行文献的整理,因为此时还没有开始写,并不是太确定哪些文献是你需要的,哪些不是。因此,这时,我们需要进行文献的归类整理,把它们分为精读文献和略读文献,即要把那些用多个关键词组合搜出来,且与综述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放到“精读文献”一类;然后用少个,或者单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密切度不是特别高的文献放到“泛读文献”一类。当我们收集的文献数量达到一定量后(至少10篇),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④文献整理好之后,就要进行文献阅读,我们说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需要去精读,否则只会花费很多精力,到头来却做了很多无用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对文章进行大概的“精读”与“,略读”之分。首先对于略读文献,可以先对文章摘要进行浏览阅读,了解其文章大概内容,如若觉得对自己主题比较契合或者对自己有启发,可考虑将其重新归类;而对于精读,这个精细阅读的过程可能要重复几遍,好的文献不是读一遍就完事了,每读一遍你都会获取新的信息。

④精读之后,要对文献进行对比和整理,也就是从你所精读的这些文献中找到以往研究者分歧的点,把文献中对自己写综述有用的东西自己给总结出来。

第四步:组织成文

这个时候呢,要根据你第二步列出的大纲,将相应的内容照搬照抄到大纲相应部分,不用做过多的改动,只需要将从你的精读的文献中提取出来的那一部分内容,放到相应的大纲位置,也可以修改你的大纲,适应这个内容。

第五步:内容编辑

这一步也就是将前面的组织的初版成文进行重新编辑和反复修改,并且及时更新检索。你以为论文是一次性写出来的吗?肯定不是的,论文都是改出来的,改什么呢?

①第1步,改逻辑。就是要把你整个论文的逻辑弄通顺了,避免提及与你文章无关的文献内容,始终围绕你的大纲和论点进行文献总结。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的文献总结,不能只是简单的排排坐,吃果果!我们一定要根据大纲的点来进行填充,围绕文献之间的关系以及你的论点进行文献的筛选和总结。

②第2步,改语句。因为你之前都是照搬照抄过来的,这个时候你要换一种表达的方法来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仅仅简单的去论述。

③第3步,改内容。根据自己的文章需要,增加或者消减某些内容,切不可将相关内容全部堆砌到一起。这一步也是我们论文新手经常会犯的错误。

④第4步,改格式。

FINAL

总结

内容综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对内容进行调整....此时我们一定要耐心,俗话说“好东西都是值得等待的”。

看到这里,这篇关于如何写文献综述的回答也就结束啦,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的综述写作有帮助。

—END—

作者|缇娜

码字不易,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动动小手转发、评论,点赞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