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01李笑来、秋叶大叔、战隼都在用的“时间统计法”
我们习惯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成功。听到某领域内的杰出人物,最先想到的是这个人是成功人士,意味着财富自由,让我们羡慕。
觉察其原因,成功人士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惊人的成果/成就。比如:学习成果、工作成果,金钱是其取得成果的附加价值。
可以说,成功人士都是善于利用有效时间的人。
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是最好的例证。
只有与时间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知道她的宝贵、懂得她的神奇。——李笑来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最大的特点是,他不仅仅坚持每天写自己的时间清单,还做了时间不同用途的分类详细清单,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他都会汇总统计自己的时间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时间是多少——秋叶大叔
大家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时间利用率,特别是对自己学习、工作的时间做出误判。多数人基本上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足够努力,表现还行。当你开始记录和统计自己时间花销之后,才会认识到一天中真正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少的可伶,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战隼
02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格拉宁著,年首次发表),这部书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故事。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多印张。印张,相当于12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柳比歇夫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来自于他所独创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每日进行“事件——时间日志”,记录有效工作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将时间专注于目标上。柳比歇夫用此方法持续了56年,创造了他奇特的一生。
03柳比歇夫最伟大的遗产: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分为三步:第一步,事件——时间日志;第二步,项目分类统计分析;第三步,决策计划。
一、事件——时间日志
如实记录花费在有意义上的时间输出,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成果。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
它的基本格式是:地点,日期,做了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所花费的时间。没有对事件的评价和心情感受等。由于简单省时间,所以就容易坚持。
比如:《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
乌里扬诺夫斯克。年4月7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娥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娥——20分(1.0)。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如实记录过程,不评价,不被情感左右,记录做一件事情花费多长时间,是柳比歇夫“事件——时间日志”的标志性特点。让时间统计简单易行。
我们通常的时间管理记录中,一般把时间放在第一位。比如:上午9:00-10:30工作会议,下午1:30-2:00整理会议记录,等等。而柳比歇夫,每天时间记录中并没有几点到几点具体时间段,他只记录事件和这件事花费了多长时间。
也就是说,柳比歇夫的时“时间统计法”是以时间为驱动的。
可以把事件分为四种:重要而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所以我们首先要选重要而紧急的事做,其次是重要不紧急。就会把有效的时间用于选择有意义的要事去做。
另外就是让时间可视化。柳比歇夫,除了日常吃饭睡觉以外,尽力的把自己的行为活动都做了记录,不夸大,也不缩小,就像虔诚的信徒向时间之神汇报自己对它的使用情况一样。
只有可视化的数据才能让人清晰掌握事实,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所以对全天的时间使用情况都做下记录,我们才会对这一切有所觉察,才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时间使用的合理恰当,哪些时间做的事情是无意义的。
二、项目分类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自己的时间花费,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当第一步记录完成之后,第二步就要在这些数据材料基础上做统计分析了。主人公统计分析工作扎实。每天、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甚至五年都要分别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做统计分析,并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他在统计分析这一步,主要有以下窍门:
第一,做事件分类,化繁为简。
第二,重点统计干正事的时间,要事第一。
第三,统计单项工作所用的工时,增强自信。
第四,做年度总结报告,直观反馈。
比如事件分类,它分为工作和休息。其中工作分为:中心工作,附加工作,社会工作。比如:年,统计显示他出现了最高的有效时间总和为小时30分钟,平均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达到了5小时29分钟,而在一般年份,他的统计显示他有效利用在工作上的时间是4小时40分钟。
三、决策计划
把时间当做朋友,更精确的感知时间的流逝,让你更有效的取得人生伟大成就。
为让自己更加高效,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总结了6条时间使用规则,这也是他从分析统计中得来的智慧:
第一条,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第二条,不接受紧急的任务;第三条,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第四条,不同内容书籍交替着看;第五条,睡得多,一天十小时左右;第六条,累人工作和愉快工作结合在一起。
原则不需要多,也不能太难,太难做不到又徒增沮丧,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那种,定下来了就雷打不动执行。
执行计划的时候,柳比歇夫也怀着对时间无比珍视的态度,严格执行,也许他也有几天放松或者因为其他事情打乱计划的时候,但是因为他每天在记录,每周在小结,这些可视化的数据会提醒他很快调整状态,继续按他的目标行进。柳比歇夫的状态,真正是应了那句话:只要你知道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
04总结
记录数据——分析统计——决策计划这三个步骤动态衔接、螺旋式上升。决策计划之后又是日复一日的记录数据,在数据基础上分析统计,在分析统计结果上作出新的决策和计划,做得越久,这个工具的体系就越完备,使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时间统计法”让时间可视化,让我们可以更精确的感知时间的流逝。
读书写作践行者,分享从0到1,出发在路上的心路历程;分享具备一定可行性的方法论。喜欢的朋友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