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伙伴深夜求助,我花了1个星期研究教育部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因为疫情,团队小伙伴贝姐的女儿果果,本来一年的学前班提前结束了。

原来要在学校完成的幼小衔接,这下要在家里完成了。

那天晚上我们聊工作,说起了这件事,她说有些担心,特别是果果的数学。

虽然,在家一直都有教数学,但还是不太确定,她是不是已经为后面的小学学习做好了准备。她准备再给果果下载一堆国内外的数学资料,让她尽可能多刷题。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学龄前家长想知道的,也是低年级孩子数学遇到障碍时,父母复盘时需要了解的。

数学启蒙,我们到底做够了没有?

虽然已经有一些观点,但为了给贝姐一个专业的答案,我还是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二胎妈妈挤点时间不容易),认真研究了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儿童的世界》(最近又在重读的儿童发展研究综述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等等文献资料,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关键。今天,一道分享给大家。

以教育部最新版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例,其中对数学认知有着明确的3个目标要求。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指南还对3个目标进行了细致说明,提取其中的关键字,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的重点应该包含这些内容(国外观点几乎一样):数感、比较和测量、分类和规律、形状与空间、等式和加减法。

事实上,小学低年级的数学主要学的还是这些内容;拔尖的奥数,低年级讲的内容也包含这些。

1数感根据美国数学教师协会的定义,数感(numbersense)是孩子对“数”的直观概念,是在日常经验中对“数与量”具备良好的概念与运算能力。

比如,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能一眼看出物体的个数(小数量,5),能迅速分辨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口说数字、点数出物体的量(较大数量)等等。

数感好的孩子会表现出一定的数学优势。比如,初期计算速度快、答题准确率高,但更大的好处将体现在孩子日后学习空间几何上,包括平面和立体几何(关于数感培养看这里——只会教孩子算术,数学肯定学不好!因为,走歪了……)。

培养孩子的数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用多种方式呈现数字和数量关系。

培养数感的第一步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最基础的数的意识。比如,手拿一个苹果,告诉孩子这是“1”个苹果。手里有3个苹果,而他只有1个时,告诉他我有3个苹果,他只有1个苹果,我的比他多。当孩子对“数字”有初步的认识后,就可以带着孩子唱数了,让孩子将数字读出来,并理解理解抽象数字和具象实物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数字1-10和对应的动物数量之间的联系,理解数字和实物的对应关系。这个阶段,需要让孩子理解数量的概念、1-10的顺序关系。唱数时,孩子既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各种日常事物都可以用来数数,比如手指、玩具、家庭成员、餐具家具等等。先从较小的数字开始数起(比如2、3个),慢慢增加数量,目的是理解数量的概念,而不是机械地唱数。给推荐大家一个小互动游戏:猜数字,可以让孩子强化对数字顺序和大小的认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爸爸妈妈先在心里想好一个数字(1-10),让孩子猜;

2.如果猜错了,告诉他这个数字比他猜的数字大或是小,然后继续猜,直到猜中为止;

3.然后互换角色,让孩子先在心里想好数字,爸爸妈妈来猜。

第二步是理解序数的概念,理解对顺序的描述,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这些概念。

平时多留心用到序数的场合,甚至可以刻意制造一些这样的场景。

比如,吃苹果的时候,“妈妈第一个拿苹果,你第二个拿。”或者玩玩具的时候,用玩具排队“XX第一个,XX第二个……”,模拟排队的场景。

学龄前的数感培养,不是让孩子从1数到10、从1数到就行了,而是真正理解、需要灵活运用数字。2比较和测量比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在数学启蒙中,要教会孩子的是量的相对性。第一步是教孩子初步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相对性,比如大小、多少、粗细、高矮。可以利用日常事物和场景让孩子“眼见为实”:哥哥的苹果比妹妹的大,妹妹的饼干比哥哥多,爸爸比妈妈高等等。第二步则是通过一一对应、数数的方式来比较多少。一年级刚开始依然会遇到的题目:刚开始,老师会让孩子一只兔子连一只胡萝卜,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比较两者的多少(正好一一对应);之后,才会教孩子数数,通过比较数字大小来实现兔子(6只)胡萝卜(6个)的数量比较。有了比较的基础,孩子可以进一步学习测量了。如此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总是先理解“相对”(“小明跑的比我快”)才搞清楚“绝对”(“米,小明跑了18秒,我跑了20秒”)。在学龄前数学启蒙阶段,测量不需要使用尺子这样的测量工具,手掌、脚步、积木、画笔、书本、瓶子、豆子之类的物品,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测量不是学习如何使用工具,而是让孩子明白如何理解和运用数据。测量可以从身边的物品开始,比如从家门口到小区大门的距离,这时,要让孩子自主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我们可以提供几个备选的方案:书本、瓶盖、绳子和脚步,让孩子尝试选出最适合的工具,并完成测量。LR的这套数学万能教具还能拿来学测量~在测量中,孩子逐渐建立长度、距离、体积、重量、时间的概念。“从我家走到小区门口,有50步这么远,”“我家的桌子有5本书那么长”,“热水壶可以装下5杯水”等等。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测量不同的物品,需要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长度,用的工具不同,得到的数也是不同的。△同样,在测量重量时,也是侧重于重量的比较,而不是要测出具体的数值3形状和空间

形状和空间,是孩子理解空间关系、建立空间感的重要概念。好的空间感对孩子以后帮助很大,有利于今后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而空间感差的孩子,在距离判断和方向辨别上容易产生困难,在读、写、算方面会受到很大影响。

比如,阅读时容易跳行、写字时容易笔顺颠倒、计算时容易忘记进位等等。

具体来看,空间感的培养包括形状、方位、空间三个方面。

1、形状(图形)

教孩子认识形状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步帮助孩子感知身边事物的形状,并鼓励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如,常问问孩子电视是什么样子的?篮球呢?乐高呢?

第二步,帮助他分辨常见图形三角、正方形等,能够对一堆大小形状各异的图形进行分类。鼓励孩子从身边的发现这些形状:长方形的电视、圆形的球、三角形的餐巾等等。

第三步,等他对常见形状掌握熟练了,就可以鼓励他创造了,用常见的图形拼搭或画出物体的样子。

用七巧板拼成一匹马,再画出来~

2、方位

通过探索基本的空间概念,也就是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等等,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

平时,要多引导孩子理解使用这些方位词汇,和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比如,上楼、桌子下面、向前走、屋子里、大门旁边等等。

在家可以和孩子玩“寻宝游戏”,来熟悉方位词:

1.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藏起来;

2.让孩子站在房间中央,根据爸爸妈妈的指令“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来找到“宝藏”所在的位置;

3.熟悉游戏规则以后,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指挥大人寻宝。

3、空间

在图形和方位认知的过程中,孩子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空间感,在此基础上,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涉及实物,通过思维,在脑中就完成形状变换。这方面,最好的媒介是拼图或者拼图类玩具,能够培养孩子早期的二维空间想象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进阶,强化对二维空间想象能力,为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打好基础。立体空间想象,适合用一些搭建类的玩具来锻炼。

根据2D图纸,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3D实物;

搭建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从各个方向来观察,慢慢可以积累起对立体空间的认识。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中,孩子还能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比如对称。这些能力和概念积累,都会为孩子日后在接触几何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4分类和规律

分类,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如果缺少分类能力,这个世界对他们就太复杂了。人那么多,但如果分成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美国人等等之后,他们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即使是给大学生上课,我也一直在跟他们强调掌握和运用分类思维。

经典管理工具波士顿矩阵,从相对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对公司业务进行分类分类也是一项基础数学能力,之前提到的辨别形状就是一种分类思维。在家可以用扑克牌让孩子练习分类:

1.把一堆牌放在一起,和孩子轮流取牌,按照4个花色分类;

2.改变规则,引导孩子按照数字分类;

3.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对1-5数字分类,慢慢再增加到1-9的难度。

对同一堆事物,我们要鼓励孩子转换分类依据,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

发现规律也是重要的基础数学能力,即发现事物按照一定规则不断重复出现。识别规律可以让孩子理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著名物理学教授费曼先生在他的自传中,就曾提到:

“他的父亲从长岛市不知道什么地方买回来大堆的旧的浴室地板砖,长方形的......那些瓷砖有不同的颜色,他要求我按顺序放一块白的,然后两块蓝的,接着再放一块白的和两块蓝的,就这样把所有的瓷砖摆好——我也许想先放一块蓝的,但按他的要求必须先摆一块白色的。”

这个游戏玩的就是发现和创造规律。

我们在教孩子时,可以先引导孩子了解基础的重复规律,也就是ABAB这样的形式,比如:

零食(饼干、巧克力、薯片/饼干、巧克力、薯片)

然后是复杂规律,即AABAAB、ABAABA这样的形式,比如:

餐具摆放(盘子、碗、盘子/盘子、碗、盘子)

动物(鹿、鸭子、鸭子/鹿、鸭子、鸭子)

尽可能用生活中孩子熟悉的实物来展示规律,这样的元素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只要多多留心就可以啦,比如:

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苹果、香蕉、橙子)

钱币(一元、五角/一元、五角)

水彩笔(红、*、绿、紫、蓝/红、*、绿、紫、蓝)

积木玩具(长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刚开始接触规律的时候,可以主动向孩子展示一些基础的排序方式,作为范例,然后让孩子按已有的规律继续排列。

当孩子已经能够快速发现我们设定的规律时,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然后转换角色,孩子设置规律,大人来排列。

当孩子再熟练一些,就可以用数字来进行规律排列了,数字相对于实物更加抽象,也稍微难一些。

从具象实物转向抽象数字,让孩子把不同数量的积木块、硬币、玩偶等等按排列起来,设置一定的规律/p>

重复:10个5个1个/10个5个1个

递增:1个/3个/5个/7个/9个

递减:8个/6个/4个/2个

无论是实物还是数字,在玩规律游戏时,要经常和孩子讨论其中的规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规律描述出来。

5等式和加减法数学启蒙的后半程,不可避免地要包含一些简单的运算。数数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做最基础的加法(每次加1),在孩子能顺利自如地从1数到10的时候,可以顺势引入加法概念,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数字的意义。逐步让孩子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并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比如,“吃掉1个苹果”、“拿走了5件玩具”、“家里一共有”等等,都是加减法在生活中对应的表现。这样一来,10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水到渠成”了。这个阶段,没有必要让孩子过多地练习“超纲”的内容,理解等式和加减法的意义与内在逻辑更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分享一个可以让孩子理解加法的小游戏:数字贴纸书。准备若干张A4纸,然后对折A4纸,将顶部装订起来。除了封面和封底之外,所有中间页从中间剪开。剪开的中间页上贴上数量不同的贴纸,保证两边贴纸的数量等于同一个数字(这里制作的数字8的书,所以两边贴纸数量都等于8)。注意,每页两边贴纸的数量尽量不要相同。

基础版玩法:

1.让孩子从左右或右边开始,清点贴纸的数量;

2.然后再翻另一边,找到和之前贴纸数量总和为8的另半页。

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可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意数字接着数和倒着数;加法交换次序但总和不变的规律等等概念。

进阶版玩法

1.完全打乱左右页贴纸的数量,不用左加右等于固定的数字,来增加难度;

2。也可以左边是贴纸,右边是图案。锻炼孩子接着数数,倒着数数的能力。

理解等式和加减法,是理解数学思维的关键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之前练习的“数数”也会得到反复锻炼,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数感。数学启蒙的5大核心能力,今天先讲到这里啦。就像我开头说的,不但6岁上学之前的数学启蒙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