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http://pf.39.net/xwdt/160320/4793729.html“FARMERS、WOMENANDCHILDRENWEREUSEDFORBAKERWILLIAMEXPERIMENTALPURPOSES……”
二战时期一份年美国法务局回复战争部的电文里,出现了一个语焉不详的名字:BAKERWILLIAM。这明显是一个*事行动,据称曾将中国农民,妇女、孩子,以及在奉天被俘的美国*人卷入其中。
现在,雷亮几乎一眼就能读解这个加密的词汇。只是简单替换了首字母相同的两个单词——BW,BiologicalWarfare,细菌战。
三年里,她已经看了上万遍。
在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简称民保办)里,关于细菌战的档案,打印出了满满几大箱,全部是外文的,英文为主。印在A4纸上的这些档案,大多都盖着“TOPSECRET”(最高机密)或“CONFIDENCIAL”(机密)的戳,不过后来又被划去,已经解了密。
红色笔迹圈出了一些单词,有些是档案中的关键信息,有些是重复出现人名、地名和机构的名称,被一一编上号码。
将近10年,民保办从海外各国的收藏机构中,征集关于抗战的海量一手档案,拍成照片带回国。近几年,他们的一项任务,是专门整理出其中关于细菌战的档案,经过梳理、翻译、标引,最终全部在网上公布,一共一万多页。
这个“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今年9月2日正式上线。作为抗战史中研究资料稀缺的领域,关于细菌战的一手资料,从此大大丰富。
原第部队兽医西村武致信盟*最高统帅总司令部,称原日本陆*兽医山口本治、若松有次郎、保坂三人用牛瘟感染盟*战俘。资源库截图
“糖大叔”
细菌战本身就是绝密行动,很多史实又被隐瞒了下来。日本人对细菌战有很强的隐蔽意识,很多重要战犯在档案中都用化名代替。这些史料一整理,就是三年。
档案里处处隐藏着暗语,BAKERWILLIAM只是很简单的一个。
“UNCLESUGAR”——糖大叔,同样看首字母,代表美国。“狐狸,兔子,大象”,在另一份文件中,出现了这样的语句,就几乎无法解读了。
雷亮是国家图书馆民保办副主任,她说,“解密”的难点之一,是有的材料难以判定价值。因为部分关键信息,例如战争调查中的一些名字,当时就已被严严实实涂抹掉。
“比如TOJO这个名字,有可能指石井四郎给自己起的假名TojoHajime,也有可能指Tojo Hideki,东条英机。不同身份的价值不同,到底是谁,只能尽量去寻找蛛丝马迹。”雷亮说。
关于细菌战的资料一直不多,尤其稀缺海外的一手资料。细菌战本身具有隐蔽性,很多史实又被隐瞒。团队遇到了数不清的难点:日本人档案里的很多重要战犯都用化名代替,需要尽量与真名对应。而在美国调查员调查档案中,很多日本人名使用音译,同一个人会有不同名字。有关细菌战的一两百个关键地名、机构名,有些也已经不再使用。
零散在海外公藏机构的史料,有望部分地拼凑起历史的拼图,虽然拼图已经残破不堪。一万多页从海外带回的档案,一开始状况非常差,很多尘封数十年无人问津,缺页、破损、模糊、归档次序混乱,问题比比皆是。
他们与学界专家交流,发现学者们花费很多时间在原始史料的发掘和整理上。他们决定帮学者们把这事先做了,将征集回来的史料进行研究、整理,民保办主任马静形容是“甘为人梯”,“我们辛苦一次,把专家学者从基础史料整理中解放出来,专心去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这一整理,就是三年。
年美国法务局一份回复战争部的电文里,出现了BAKERWILLIAM,系细菌战一词的暗语。资源库截图
密档破译者
一支不算庞大的队伍所涵盖的专业,远远超出了图书馆学本身。细菌战是需要拓荒的领域,他们遇到了格外多的陌生信息,有种“白手起家”的感觉。
如今在国家图书馆,这样的小团队已经不算少数了,它们远远超出了图书馆学本身。细菌战密档的幕后成员,虽然队伍并不“庞大”,但包括历史、外语、生物、自动化等专业,基本涵盖细菌战研究和资源库建设的各个方向。
五年前,国图上线了第一个日本战争罪行史料资源库,涵盖国图从海外征集的4.9万页东京审判庭审记录,各页中英文判决书,份证词、证据文件,以及张庭审现场历史照片。“东京审判资源库”团队,奠定了细菌战资源库的“班底”。
细菌战资料梳理需要不断反复重来,梳理完第一遍以后,他们确定下一些人名、地名、机构等关键词,然后重来一遍,标记出关键词的位置。过程中,每次要增补一些关键词,就再重来一遍。
“来回翻了8万遍不止。”很多档案被翻得折了角,回过头看,团队成员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最费劲的部分,总是晚上带回家去做,比如难啃的文献考据和翻译,需要大块儿的个人时间。很长一段时期,他们每天揣着一沓材料回家,吃完饭,看会儿新闻,稍作休息,就拿出来看,“跟没毕业一样,晚上也要做作业,没有上班下班。”
由于是研究并不充分的领域,他们遇到的陌生信息格外多,有种“白手起家”的感觉。不过空白地带越多,开拓意义也越大,做完这些工作,关键词才能准确标引出来,数据库的索引功能才得以实现。
抗战史料的整理,属于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一部分。这一从年启动的计划,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全国图书馆、档案馆等公藏单位,对全国乃至全球民国文献进行梳理和揭示。民国文献数量远超全国古籍总量,但底数不清、保护不够、损坏严重、利用不足等问题严重,对学术研究的作用有限。
据国图民保办研究馆员韩华介绍,到今年,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出版已立项个项目,出版多册。其中,抗战文献已出版34项,共册。数字化存储和数据库建设,让这些史料被更便捷和广泛地利用。
和以前相比,图书馆人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范畴都有很大变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也能让海量的资料以数据库的方式呈现。他们也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完这个之后,还想尽快把更多海外征集的档案整理出来,有的难度更大。
日本细菌战资料库,设立了八个子库。资源库截图
历史的拼图
不同当事人的档案互相印证,历史的拼图浮现出来。用作封面的档案来自一位普通日本国民。这份档案被细菌战资源团队认为有特殊的意义。
71年前,苏联在伯力审判*事法庭判决书中写道:“在进行使用细菌武器的罪恶实验时,杀害过成千数中国公民和苏联公民,在中国和平居民中间散布过各种烈性疫症。”
这是迄今对于细菌战最详实可信的调查。
在国内抗战史料研究中,细菌战并不是一门“显学”,资料相对匮乏,也相当陌生。
“破译者”小团队从东京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