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技术性文献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案例框架观 [复制链接]

1#

在本节,我将结合实例讲解体育专业文献的应用案例。主要讲文献在框架、观点与论证的应用。

一、框架——如何做到结构合理

利用技术性文献搭建结构,实际上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选题。这里举一个别人的例子,也是我上课时经常举过的一个例子——“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研究”。这是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的选题,它是一个选题方向,不是一个研究问题。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怎样构建它的框架?如果不介入文献,只靠我们自己思考,那么将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我们给其下个定义,通过定义来抓住关键词、技术性核心词汇。然后,用关键词检索相关的研究文献。之前说过,技术性文献能够搭建框架,非技术性文献一般不适合搭建框架。通过搜索关键词,我发现了一篇文章《中国相对贫困的标准建构与测度——基于年四川专题调查》,这就属于技术性文献。我们可以借助它的框架来搭建起自己的框架,如下:

第一章基础研究

第二章构建的依据

第三章构建的准则

第四章构建的共识

第五章构建的方法

第六章标准的设计内容

第一节科学确立标准的维度和指标

第二节系统设定指标临界值和权重

第七章批准机构

第八章发布形式

这就是一个要素较为齐全的框架,而且是有理有据的。具体写作时,你还要借助国家*策等非技术性文献,比如“全民健身指导”“场地”“组织”“文化”“赛事”“活动‘六边工程’”……把技术性文献和非技术性文献融合在一起,这样将构建出一个非常合理的框架,看上去也很有说服力。如果不参照文献,只是自己做,那你可能只能写出一些非常片面的东西,没有深度,无法构建起真正的框架。就像是在平面上刨土,无法深入,永远都挖不到水。

二、观点——如何产生新颖的观点

接下来讲观点是怎么来的。用我自己这篇《困境与突破:基于国际行动框架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策》举例。

困境与突破:基于国际行动框架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策

1体质健康*策困境

1.1以“学校治理”承载“整体治理”

1.2以“体质评价”促进“体育锻炼”

1.3以“特殊形式”替代“普遍形式”

2学生体质健康*策困境的破解

2.1淡化工具理性的*策取向,引入整体治理格局

2.2调整体质评价的*策结构,引入体质与体力活动综合评价

2.3转变体育活动的*策内容,引入体育活动与体力活动融合模式

这些小标题其实都是观点,包括怎么破解这些困境,还有如何引出路径。大家都知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差不多的,分析某*策,然后得出观点。经常翻阅国外文献资料,你自然而然就会将其与中国相比,然后发现国外的优点,比如国外非常注重学校治理、整体治理等。这个时候你的观点就出来了。比如国内经常倡导的“体质健康促进体育评价”,实际上,国外好像不是这样的,美国就不会用健康来倒逼你进行锻炼,更不会把健康的结果和学校评价挂钩。这里就出现了“不一样”,你的观点就来了。还有特殊性和普遍性。比如,国外讲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生态的,而我国更多把多个体育活动合在一起,统称为体育活动。实际上,生态的体育活动就是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你就可以得到特殊形式对于普遍形式的某种观点。

再举一个新概念的例子——“健身性损伤”。我之前提醒大家要“自觉内蕴”,就是要时刻要保持敏感性,和外界进行互动。我最初看到“健身性损伤”这个概念时,注意到相关研究都是在讲“健身对个体健康的促进”,但是很少有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