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本文来源:渭南日报」

西域史地考古论集
  作者:*文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介:本书以《*文弼历史考古论集》和《西北史地论丛》两部名著为底本,从*文弼先生的全部历史研究和考古著作中选择重要的论述部分,摒除图版、说明以及一些次要繁琐的部分,编选而成。作者在进行历史论述时往往包含着他所亲身考察的地理、考古内容,而在他的考古著作中又往往包含着他的历史、地理研究心得。本书将史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融通为一,以体现作者研究的主要特色。
  *文弼(—),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年到北京大学研究所任教,并于—年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内蒙古、*考察活动。—年任西北科学考察团专任研究员,年进行整理碑林等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北联合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又任西北大学历史、边*两系主任。*文弼4次去*考察,对西北史地和*考古的研究卓有贡献。他曾在吐鲁番附近考察高昌古城遗址和交河古城遗址,发掘雅尔湖的麹氏高昌墓地,在罗布淖尔北岸发现了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汉代烽燧遗址,又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进行调查。—年的考察,足迹遍及南北疆的哈密、伊犁、焉耆、库车及阿克苏、喀什、巴楚、和田等地区。他根据实地考察所得,论证了楼兰、龟兹、于阗、焉耆等古国及许多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判明了麹氏高昌的纪年顺序和茔域分布;提出了古代塔里木盆地南北两河的变迁问题;更为探讨*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文弼的著作有:《高昌陶集》《高昌砖集》《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考古发掘报告》《西北史地论丛》等。
  文明探源:考古十讲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首都图书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简介: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力图从考古学视角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内容涵盖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及早期发展历程与特质,从全球文明史的视角看待中国文明的初兴;中国古代都城、秦阿房宫遗址、西汉海昏侯墓葬实验室考古实施情况,展现汉代生活的画像石;中国文化美好象征符号——“凤”的考古发现;礼仪用玉器的起源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考古学实证说明民间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真实性;以玛雅文明著名城邦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的“中国龙”介绍中美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联;日本考古简史等。
  文史考古论丛
  作者:陈直
  出版社:中华书局
  简介:本书为陈直先生著作系列“摹庐丛著”之一种。收录了陈直先生已出版专著以外的主要论著(包括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按照文学、史学、考古学三个方面分类编辑。文学方面收录了《楚辞解要》及对汉铙歌十八曲、张衡四愁诗、孔融离合诗等古典文学遗产的研究成果。史学方面收录的一些论著则早已成为治秦汉史学者的圭臬之作,如对《史记》的研究论文,皆为《史记》研究者之必读篇目,其中的论点与资料则广为引用。考古学方面的论著则广涉简牍、封泥、陶器、铜器、刻石、壁画、佛经佛像等各方面,其中虽多系短文,但却是不刊之论。如《汉晋少数民族所用印文通考》及对古文字、古器物考证的一些论文,至今仍为对这方面研究的唯一著述。
  陈直,字进宧,又作进宜,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生前曾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筹备组组长、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顾问、陕西省历史学会顾问。出版专著《史记新证》《汉书新证》《关中秦汉陶录》《居延汉简研究》《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三辅*图校正》等。
  不断裂的文明史
  副标题: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作者:刘庆柱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简介: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一一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全息”呈现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刘庆柱,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学家,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有《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西汉十一陵》《长安春秋》《地下长安》《古都问道》《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等书。
  开创性的中国考古实践与成果
  作者:胡谦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对著名考古学家胡谦盈学术生涯与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总结。全书主要包括作者的成长、治学和考古实践经历,丰硕的创新科研成果,学术思想及其影响等内容,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治学风格和学养水平。其中重点介绍了作者探索丰镐都城遗址、先周文化和先周历史、常山下层文化、仰韶文化东庄村类型以及*土地区窑洞居室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果;阐明中国古代墓葬流行人殉是商周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的丧葬习俗和制度;进一步推进对寺洼文化的研究。
  胡谦盈,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至年12月在考古研究所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承担研究课题。出版《开创性的中国考古实践与成果》《三代都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周文化及其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等多部专著。
  (师铤整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