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搞定考研复试的科研设想,你只需要这三招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www.bdfyy999.com/m/

昨天在介绍“什么是科研设想”的文章中,强调了考研复试的科研设想是为了审查考生的学术潜力而设计的考试环节,并非真的决定了考上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因此,要以应试的认真心态来对待科研设想。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前期准备,以便能够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达到给老师留下良好且深刻印象的目的。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科研经历的本科生而言,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科研能力当然是不现实的,而没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做前提和基础,要做好科研设想等同于无源之水。

那就无计可施,只能悲惨地等待面试老师的碾压了吗?

非也,这篇文章就告诉你做好科研设想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点。

只要在写作科研设想时,将这三个绝招用到实处,就能让面试老师看到你的学术潜力,顿起爱才之心。

01要有问题意识

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意味着考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具有较高的学术敏感性,也就意味着未来有更多学术创新的可能。

因此选题时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像传媒这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应该尝试从学术的角度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洞察并思考社会实践与行业实践中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不去考查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也不去翻阅最新的学术成果,主观想象一个问题就开始以想当然的心态瞎编乱造。

你的选题应该来自真实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因之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02切口要小,挖掘要深

缺乏科研训练的考生在选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大而无当”,看着题目宏阔吓人,实则浮泛不实,多是主观臆断,缺乏扎实的前期研究与思考,在答辩中极易被老师问到哑口无言。

好的选题应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要从自己熟悉了解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对象入手,将其置于宏观的理论视野中去审视研究。

其实就是把大家在政治中学到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应用到学术研究中去。

学术创新是最高标准,如果能有新观点、新角度、新方法或新材料,当然是求之不得。但不必过于强求,难度太大也不现实,如果是有一定学术基础的跨学科考生倒可以尝试汲取融合其它学科的资源或方法,使之成为创新的亮点。

03专业且严谨

在写作科研设想之前,应先搜集一些优秀的学术论文,好好学习如何使用专业话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其实真正有心的考生在初试阶段就会着手这些事情,毕竟梳理学术热点焦点本就初试的复习内容。如果初试阶段能够建立起基本的专业话语体系,复试准备就会轻松很多。

最怕的是科研设想的表格里,一眼望去全是大白话口水话,连基本的专业术语也不会使用,更不用说专业话语体系了。

体现考生是否专业与严谨的最直观表现是参考文献部分的写作。

有同学会问:参考文献不就是把我看过的资料码上去吗?没错,但是这个“码”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来“码”。如果完全没概念的同学,请去百度自行搜索关键词“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另外,参考文献的内容还会直接告诉老师你的知识储备,因此千万不要为了“好看”,就把自己听说过其实是一无所知的经典著作罗列上去,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

如果有的同学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到位,对报考的专业导师做了充分研究,结合导师最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去准备自己的科研设想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科研设想作为考研复试的重头戏,一要认真对待,不可轻敌;二要明白只有遵守学术科研的规律才能搞定,绝不能仅靠空想。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帮助,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