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当前,中国政治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政治学研究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扎根中国大地,聚焦本土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研究中,注重拓宽视野,培育世界眼光,为维护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促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政治学以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围绕公共事务主题,聚焦国家、政党、公共权力等问题进行研究,致力于为党治国理政提供学术支撑。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政治学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阶段新任务对中国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政治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广大政治学研究者应做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推动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政治学理论研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历史观、发展观、矛盾观指导实际问题研究。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文献研究与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研究结合起来,让政治学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中国政治学研究要有所作为,必须扎根人民之中,为人民做学问。比如,系统研究人民主体地位及其价值,深入阐释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在人类政治发展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研究人民在重大历史变革中的作用;研究人民如何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路径,如何建立科学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研究公民权利保障和利益表达机制,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以及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研究如何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等。
创新发展中国政治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新时代政治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聚焦本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广大政治学研究者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炼新概念、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在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中,政治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进一步提升政治学研究的本土化水平,需要注重中国政治制度研究、比较政治研究等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如法政治学、国家监察学、环境政治学、信息与网络政治学等,使政治学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需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研究如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如何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研究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具体路径;研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着力点、发力点;等等。
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需要打造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对于中国政治学来说,应努力对我国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作出令人信服的学理阐释,必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炼标识性概念、范畴,阐释好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一个时期以来,学者们从相关学科视角对中国道路、中国民主政治展开研究,形成了大量论文、专著,但从政治发展的大视角系统阐释研究中国道路的成果还不够丰富。深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国际社会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述阐述好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和道理,讲好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故事,让国际上更多人了解、认同中国自主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重要创新点。
拓展世界眼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综合国力增强,中国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大国作用,大国担当成为近年来政治学研究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世界的和平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国内治理与国际治理紧密联系的当下,中国政治学在立足本土研究的前提下,还需放眼全球,拓宽国际视野,展现更大作为,为维护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比如,加强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研究。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不同文化、制度、发展水平国家的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些全人类共同价值,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如何理解这些价值的涵义,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有何不同,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路径等,都是值得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