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红(法学博士)
本学期前九周的研究生课程已经结束。与以往上完课即与学生“相忘于江湖”不同,这个学期从第一次上课就开始给学生留了“作业”,要求他们选定一个主题,每周就相关主题阅读一篇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写学习心得,然后在每周上课前将电子版提交至课程群。半个学期过去了,在这种“检查督促”下,每位同学至少从形式上看已读了八篇同主题论文,学生们在做阅读笔记的基础上,总结这些论文的特点,分析论文之间的异同,提出了未解之惑及自己课程论文的写作计划。
随着课程的结束,这一同主题阅读活动也告一段落。不过在结课时,我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学生们能将这个阅读活动延续下去。我给学生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他们继续每周读一篇论文的话,到下半年开题的时候,至少能读三四十篇,这样就不会发愁找不到写学位论文的选题;在选题后继续读下去,在论文写作中也就不会发生资料匮乏、参考文献捉襟见肘的问题,自然也不愁写不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一般来说,人们在有监督的时候会读书,在有考试与论文写作压力的时候会读书,但是要想让阅读成为一种陪伴一生的习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阅读的好处和理由,人人都能说出好多条来。比如,读历史书,能使我们的生命无限“延长”;读科幻类的书,则可以为我们想象不可知的未来;读美国人写的书,让我们了解在美洲大陆上发生的故事,读英国历史,则使我们确知亨利八世的所作所为;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交游甚广的人,他所认识的人也很有限,读书却可以让我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成为“密友”;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通过亲力亲为所能掌握的知识相对要少得多,书本却可以让我们对那些从未涉足的领域也有一定的认知。读书能让我们生活的时空无限扩展,也让我们的见识不再是井底之蛙。
读书有这么多好处,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养成阅读的习惯。除了那些从事教学、科研、编辑等文字工作的人以外,许多人几乎是在走出校门后,就与读书绝了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