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伟大的唐朝翻译家玄奘,及其停止翻译后的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和他的成就

玄奘既是佛教大师,也是我国古代佛经四大翻译家之一,在世界翻译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度学者柏乐天(P.Prodhan)在其著作《伟大的翻译家玄奘》里说,玄奖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

鲁迅先生也曾高度赞扬玄奘“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了玄奘西游亲身经历的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唐贞观十九年(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相当于唯一的国立翻译学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而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更是视其为“国宝”。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真正称得上前无古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在翻译的方式中,玄奘曾经斥责鸠摩罗什等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的翻译方法,大力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此后,译经家们大都以玄奘所立的定则为法式。后来,玄奘之前所译被称为旧译,而玄奘之后所译则被称为新译。(备注:此段记录完全出自史料,只为忠实的反映玄奘大师的翻译思想,不作为评判前人之意。)

二、“印度”国名的汉语翻译来自于玄奘大师

“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其范围主要指今日印度河流域一带。中国对印度的最早译名叫做“身毒”,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里面有一句是:“﹝大夏﹞东南有身毒国。”其后,中国古文献中亦有申毒﹑辛头﹑信度﹑身度﹑天竺﹑贤豆等等叫法。

在玄奘大师翻译之前,唐初将印度这个国家的区域统称为“天竺”。“印度”这个名称,是玄奘大师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首次译法,随后就一直称呼到现在。

有后人分析“印度”这个词时说到,玄奘大师所以这么翻译,有“印证得度”的意思。可见大师翻译之妙。

三、停止翻译工作的日子,就是大师最后的日子

由于多年劳累,翻译《大般若经》后,大师自觉身力已经衰竭。他对译场的众僧说:“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努力人加勤恳。勿辞劳苦。”

这一年的正月初三,玄奘大师翻译了《大宝积经》开头的几行后,停了下来,平静地对弟子们说:“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说完后,玄奘大师从此绝笔,停止了翻译工作。

他弟子把已经翻译完成的佛经统计了一下,大师从西天求法请回来的佛经,还有五百八十二部没有翻译。

大师此后一直在病中度过。正月廿四日,玄奘大师似乎精神了一些,对弟子们留下了在人世间最后的话:“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接下来,玄奘大师再也不说话了,只是不停地默诵弥勒佛佛名。

二月初四夜开始,玄奘大师右手支头,左手舒放在左腿之上,右胁而卧。这也是玄奘大师圆寂前的最后姿态。二月初五夜半时分,弟子问玄奘大师:“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玄奘大师回答说:得生。这是玄奘大师留给世间的最后两个字!

仔细算一算,大师回国后,不停的工作了二十年,只有最后的一个月零一天半没有翻译佛经。玄奘大师把后半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翻译事业,怎不让人感动的泪目不已!

四、举国悲痛悼大师

玄奘法师圆寂的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悲悼,唐高宗哀叹:“朕失国宝矣!”决定罢朝数日,并下旨所有丧事费用由朝廷负责。唐中宗神龙元年(年),朝廷又下令在两京,也就是长安和洛阳各建造一座佛光寺,追谥玄奘为“大遍觉法师”。

参考文献/p>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西域记》

《史记.大宛列传》

《续高僧传》~何锡蓉

柏乐天~《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马祖毅~《伟大的佛经翻译家玄奘》

南宋居士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