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热搜“本论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引爆网络。
本以为又是下一个“翟博士”,没想到点进去一看。
“原来是他呀,打扰了,失敬!失敬!”
他是谁?为什么会让众多网友顶礼膜拜。
他就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上海大学前校长,“三钱”之一的钱伟长。
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文学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从大学教授到锅炉厂工人,顺逆交替,宠辱不惊,拳拳爱国之心贯穿始终。
比起现在的明星、网红,他才是大国顶流,值得追捧。
01
文史满分进清华
为国强大学物理
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钱挚是当地著名的教育学家,叔叔钱穆是一代国学大师。
他从小熟读经书,《春秋》《左传》《史记》等文学名著烂熟于心,父亲还规定他每两天就要写一篇作文。
等到他正式上学时,不料赶上长期的军阀混战。
不得不经常被迫休学在家,小学和初中加起来真正读书时间不足5年。
1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钱伟长也身患疟疾、肺病、伤寒,只能靠叔叔的接济来完成高中学业。
年6月,钱伟长一口气考上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所顶尖大学。
他在考清华大学的时候,仅仅用了45分钟,就完成了入学考试题目《梦游清华园记》,这篇赋让老师觉得“改无可改”,直接给了满分。
历史考的是偏门的《二十四史》,要求回答出名称、作者、卷数。当大多数学生都一筹莫展时,钱伟长凭借深厚的文史学功底,完整答出所有问题,再次获得满分。
就这样,他以文学历史满分的成绩破格进入清华大学,虽然他的物理只有5分,英语更是考了0分。
本以为文史成绩这样卓越的他,会走一条像鲁迅那样的文学报国路。
但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命运。
人生中或许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会改变既定的前途,抑或,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勒令张学良不做抵抗,理由是“敌人有飞机大炮,我们打不过”。
这是一个民族耻辱,深深激怒了热血青年钱伟长。
“我听以后就火了。没有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我下决心不学历史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抱着这样朴素的爱国情怀,钱伟长既然决然放弃历史,改学物理。
对于一个物理和英语基础极差的学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但是既然国家需要,钱伟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更不用说改学专业。
决定之后,他跑去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办公室软磨硬泡,持续整整一个星期,吴主任终于被他的爱国热情打动,同意他入读物理系,但要求是期末各门功课必须考70分以上,达不到就乖乖回去学历史。
对于钱伟长来说,只要有一丝机会,他就会拼命抓住。
为了学好物理,这一年时间,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早晨5点就到科学馆去背书,非常用功。
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一个学期,他的物理各科成绩竟然都及格了。
大学毕业时,他已经成为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了。
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钱伟长知难而进,主动突破自己的薄弱学科,完成从入门到精通的飞跃,这是多么真诚的“赤子之心”。
这是真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祖国需要什么专业,他就读什么专业。
02
纵有千万金
我始终是中国人
年,新婚刚三周年的钱伟长考取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他在导师辛格的指导下,用50天的时间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在世界飞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
这本文集的二十多位作者都是当时全球力学界最权威科学家,其中就有爱因斯坦、冯密西斯等人,钱伟长是唯一的中国学者。
年轻的钱伟长引起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