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为推进海内外学界对马列主义文献翻译出版历史的研究,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主办的“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从近现代中国翻译史和出版史的视野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研究,即从“译刊”——翻译出版的层面切入,成为研究近代海派出版文化和中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因其边际效应极大,产生了无数译本,包括引介中的摘引翻译、节译、全文等多种形式,也包括经由英文、日文、俄文和德文等渠道翻译,这其中既有直达原点的德语直译,也包括多种外语的转译,比如日语、俄语。”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叶隽从陈望道、成仿吾这两位《共产党宣言》主要译者的翻译文本与翻译史过程入手,分析《共产党宣言》的汉译史和接受史。“《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史和学术史价值毋庸置疑,而它东渐入华的过程也是译介、阐释、接受、博弈的复杂过程。这其中,译者尤其是具有文化素养与政治倾向的笔译人物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作为首个完整汉译本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成仿吾一生之中曾先后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显现的不仅是一个共产主义者面向真理的执着,同样包含译者面对经典文本孜孜不倦的翻译实践。”
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共产党宣言》译刊研究”“经典与通俗读本译刊”“马列文献的译刊机构”“马列文献的传播与影响”“马列文献的翻译与演绎”“书报译介与述评”等6个专题展开交流。潘喜颜、孟瑶、高明等学者从上海广智书局、大江书铺、公民书局等出版机构出发讨论马列主义译刊;李继华、刘叙一等学者从马列主义翻译在文艺界的传播切入进行研究,都有一定新意。比如,广智书局翻译出版了多本与社会主义相关的译作单行本,其中一类是直接介绍社会主义流派和活动的译作,如《近世社会主义》等;另一类是政治类、大势类著作中涉及社会主义思想的译作,如《十九世纪大势变迁通论》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又如陈望道、汪馥泉、冯三昧等创办的大江书铺在其存续六年间,尽管经营困难,地点几经变更,依旧出版了大量高质量书刊尤其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著,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据点。
“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透露,近期,馆方携手上海党史研究学者、出版专家推出《原版初心——党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从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长江书店、华兴书局等党的早期出版机构在上海出版发行的种图书中,甄选出一批价值较高的图书,分辑合订影印出版,为了解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提供第一手文献资料。
今年下半年,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即将正式开馆,以打造新闻出版业文献档案中心、文物修复中心、创新发布中心和文创展示中心为目标,填补国内没有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的空白。馆方将与复旦大学等高校深入合作,共同推进出版史学术研究,通过博物馆平台向大众传播最新出版史研究学术成果。
栏目主编:施晨露文字编辑:施晨露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施晨露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