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医药导刊征稿 [复制链接]

1#

《中国医药导刊》(ISSN-,CN11-/R)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医药科技学术期刊,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主编,由国内医学、药学及药品监管权威专家担任编委和审稿专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结合临床实际,适应当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制调整以后的新形式,充分发挥药品监督管理的指导作用,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科研机构、医药相关企业医药信息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强化医药学术交流,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协助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医药领域最新动态、政策法规,把握国内医药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动向。

主要栏目及内容:临床医学(对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新发现、研究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医疗器械及新设备等加以论述与报道)、药物临床研究及应用(介绍治疗及诊断药物的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用药效果、药物监测、抗药性、耐药性、药理学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成果)、基础研究、大规模临床试验、疾病治疗指南、大病种临床试验指南质量评价分析、艾滋病专题研究、药物监测、合理用药、药物制备、药物分析、新产品介绍与述评、临床检验、卫生经济学(包括药物经济学)、病例报告、经验交流、管理与实践(政策与管理/警戒与通报)、人物专访(包括专家访谈)、新产品介绍与述评、论坛、趋势研究、国际药讯、管理与实践、医学教育研究、医学领域人工智能、医药信息研究(围绕“智慧监管”主题,研讨以下相关内容:1.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药智慧监管事业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以及提升策略。2.探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智慧监管领域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动态、新经验以及在医药监管领域中的应用。3.探讨国际国内医药科技和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趋势。4.其他与信息技术融合医药智慧监管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1来稿要求所投稿件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设计合理,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统计学方法经专业人士确认正确。若有基金资助,请在题名下方另行“基金项目”,写明项目编号及项目名称,并上传基金批文复印件。

2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内容,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避免用副标题。问题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

3作者及单位论文作者限于参加论文写作、实验数据采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者。应列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每位作者右上角依次用1,2,3…标注单位(科室用a,b,c…标注)。通讯作者应加注*号上标。作者的排列顺序应由供稿者自行商定;一经投稿,原则上不予更改。

4摘要和关键词所有来稿均需附有中、英文摘要。除综述等个别栏目内的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其余文章均按结构式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形式、英文摘要(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形式进行书写,约~字。“结果”项要有重要数据。每篇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5个以内);各词间隔以分号(;)分隔。请注意英文摘要的质量,按照英文语法规则和语言逻辑撰写,保持中英文摘要内容信息一致,以利于国际交流。

5正文主体格式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不要超过3阶,用1……1.1……1.1.1……表示。各级小标题一律左顶格,字数不宜过多;同级小标题不应时有时无。各级标题宜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二级以上(含二级)层次序号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2.1”,“3.1.1”,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一级标题一般用黑体排印,二级标题一般采用楷体排印,三级标题一般采用宋体排印,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论文正文按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撰写。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圆括号数码“⑴”或圈码“①”。

6前言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已经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立题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实验设计等,无需对主题展开回顾,勿作文献综述,一般不超过字。

7资料与方法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患者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详细实验方法、仪器(注明制造厂商、厂址)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的文献,其中包括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药物和化学品名称、剂量、出处以及给药途径、病历号,生产批次号,仪器型号,所用动物的清洁度种系性别等均应列出。所用药品信息请按照以下要求准确提供:最新版药典名药品名称(生产单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表达方式若报告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时,应有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等相关资料交待。

8结果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包含重要的阴性结果。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至少要标示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在P值前宜给出具体检验值。并经专业人士确认正确。

9讨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着重阐述研究中的体会和新的发现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与见解,并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应当避免交代不成熟的论点和不足以支持自己资料的结论。讨论中一般不应有图表。

10代号与缩写遵照国家法定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计量单位和符号,如1秒应为1s,2分钟应为2min,3小时应为3h,4天应为4d,第四天应为第4天,5米应为5m,6克应为6g,7毫克应为7mg,8微克应为8μg,9升应为9L,10毫升应为10mL,11勒[克斯]应为1lx等;压力单位应换算为Pa或kPa;血压单位可用mmHg表示;土地面积单位应将“亩”换算为m2;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1M硫酸应为1mol·L-1硫酸;1N硫酸应为0.5mol·L-1硫酸;r·min-1(转速)不能写成rpm;μg,μL或μm,不能写成μ;“mg·mL-1”不能写成“mg/mL”;“mL·min-1”不能写成“mL/min”,以此类推;不能全部用英文单位表示的中文、英文单位之间用“/”表示,如“g/株…”以此类推;分子量、相对分子量全部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当用符号表示时再分Mr,Mn。

以下若需要英文缩写,请注意标准规范,如“相对标准偏差”应为“RSD”,“静脉注射”应为“iv”,“肌肉注射”应为“im”,“腹腔注射”应为“ip”,“皮下注射”应为“sc”,“灌胃”应为“ig”,“口服”应为“po”,“每日1次”应为“qd”,“每日2次”应为“bid”,“每日3次”应为“tid”。

11数字与有效数字数字作为量词及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1个,2种,3次”等。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如16mg,20mL;数字以小数点开始,每个千分位加空格,如.;范围表示方法为中文正文中用波浪号(~)如~只,~g,英文摘要中用半线(-)-g。古籍文献的卷次、页码,农历及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固定词语中作词素的数字用汉字,如二倍体、十二指肠等。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测得的数据不得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作者应认真核实,确保来稿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12图表图表应力求精简,设计正确、合理及易懂。请尽量提供原图或其复印件,照片用黑白片,显微镜照片应具长度标尺。文字与图表不应重复表达。如用图表标明,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图、表可自明。表格须使用三线表,栏目项不应有空缺。图和表中的量与单位表示法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用括号标注分隔,如t(min)。注意:HPLC不称“HPLC法,HPLC色谱法”,HPLC图不称“HPLC色谱图”;HPLC图一律不用纵坐标,横坐标单位依次为t(min)(HPLC),图标一般写成:A.对照品;B.样品;C.阴性;1.绿原酸(对照品峰名)******HPLC图

13文字严格执行《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除特殊需要(如中医古籍整理及文献考证的文章,转向境外发行的期刊等),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论文中人称“我们”一律改为“作者”,“本人、本文”改为“本研究,本实验”。拉丁药材名注意正斜体,实验药材要提供鉴定人及其单位、职称。

14标点符号应根据GB-《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用“。”,不用“.”;年份之间用长划线,如——8年;表示数值范围的连接号用“~”(浪纹),不用“—”(一字线);参考文献中页码起止范围应一律采用半字线,与外文文献表达方式统一;连接复合词、重叠词的两个部分的连接号,用半字线;省略号应采用两个三连点“……”,其后不应再写“等”字;外文中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外文无“、”(顿号)、“~”(浪纹连接号)和“《》”(书名号),句号用“.”。

15 正斜体问题外文正斜体的问题主要是为了便于区分,避免误解。涉及统计学的字母用斜体,如F,T,t检验,P值,(x±s,n=6)等。因素设计中的因素如A2B1C3;回归方程中的X,Y,R2,r等,如:Y=X,r=0.,;取代位的元素如N,O,P,S等,表示手性化合物空间构型的S,Z等,化合物标位的字母如o-(临位),p-(对位),m(间位)-,iso-(对位)等;公式中的变量如平衡常数K及速度常数k均为斜体,但不变的常数如e,π以及少数缩写如RSD,AUC,MRT为正体;药材拉丁名用正体,植物拉丁学名用斜体,体内(invivo)体外(invitro)用斜体。

16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3~5年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论著性文章尽量提供近3年的参考文献25个左右;综述性文章尽量提供参考文献40~个左右。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式,以文中出现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排序。国外参考文献一律用原始文种著录,作者姓名均为姓在前,名在后(不加缩写点);英文杂志名使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日文不可用中文简化字。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在第3作者之后加“等”。应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期刊[J],普通图书[M],专利[P],学位论文[D],会议录[C],汇编[G],标准[S],报告[R]。

来源:医院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留言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