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收集资料
资料分为文献资料和原始资料两大类。所谓文献资料,就是指已经通过纸张、电脑等存储载体储存起来的那些资料。原始资料则是指需要从研究对象身上才能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收集两类资料的目的相同、方法相异。
1.收集资料的目的
收集资料即是对前人研究成果(文献资料)或原始资料的搜寻和采集,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目的:
(1)把握现状,避免重复劳动。学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和(或)解决某个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为此,需要逐步深入地精确解答这样几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前人是否做过研究?如果前人已经做过研究,那么研究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完全没有解决,那么正是我研究这个问题的契机。如果没有完全解决,那么这个问题的哪些方面是前人没有解决的?(见图1)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对研究现状准确、全面的把握,这就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研读。
(2)借鉴方法,提高科学性。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增强学术论文科学性的必要条件。当然,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或许都能为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帮助,但其有效性程度时常会存在差异。通过査阅前人的文献资料,可以较为全面地知悉别人已经采用了哪些方法,尤其是别人进行研究设计的方法、收集原始资料的方法、测量的方法、统计分析的方法、论证的方法等具体方法和技术,从而为自己提供方法借鉴。
(3)界定概念,明晰逻辑起点。概念是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概念引导我们探索”。在已经发表的争鸣类学术论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学术争论看似精彩,但因为争论者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导致争论的不完全是同一个问题,因而其争论并没有实质意义,清晰界定概念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由于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在文字表述、内涵、外延等方面经常存在不一致性,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学术论文写作时,通过査阅文献资料,较为全面地了解已有的相关概念界定,并对这些界定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在此基础上选取一种自己赞同的界定,或重新做出自己的界定。
易辑编译SCI-全球科研服务品牌
2.收集资料的方法
笛卡尔曾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使收集资料的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文献资料和原始资料的收集方法是不同的,下文即分而述之。
文献资料的收集主要可以釆用工具法、追溯法和综合法三种方法。工具法是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例如,利用电脑登录SpringerLink,EBSCO、中国学术期刊、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专业网站査找相关文献;利用网络进入卓越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网站査找和购买相关书籍;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网站査找和借阅馆藏图书。追溯法是通过阅读已经查找到的文献的注释或参考文献来进一步寻找相关文献的方法。追溯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工具法可能遗漏的某些重要文献补充进来。综合法即将工具法和追溯法交替使用的一种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即先利用检索工具找到一些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的注释或参考文献来査找另一些文献资料。一般来说,工具法和追溯法能够相互补充,因而将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的综合法是最好的文献资料收集方法。
原始资料的收集主要可以采用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等定性或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观察的类型,观察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人员观察与机器观察、自然观察与人工观察、公开观察与秘密观察、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连续性观察与非连续性观察等。询问法分为面访调査、电话调査、自填问卷式调査(普通邮寄调查、固定样本邮寄调査、留置问卷调査)、网络调査。实验法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因果关系推断,即研究者通过改变某些因素②来观察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其他因素(被称为因变量)的影响。根据实验研究的环境,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环境(相对于人为控制或设计的环境而言)下进行的实验,其无法有效控制实验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其能够有效控制所有变量。而不是只能控制实验变量。
第二步:确定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选择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否寻找到一个有价值的选题,将直接决定着论文的成败。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曾指出:“能提出像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像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像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③可见,只有选题有价值,形成的学术论文才有意义。否则,即使下再大的功夫进行写作,也是徒劳无功的。
1.选题的来源
为了选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确切地知道从哪里寻找这些问题,这就涉及到选题的来源问题。一般来说,选题几乎不可能完全从头脑中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文献资料研读或实践经历基础上的。具体来说,选题主要有两个来源:
(1)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文献资料可以分为学术类文献资料和实践类文献资料。前者表现为学者的研究成果,后者表现为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文件等。在研读学术类文献资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前人研究成果中完全没有研究、部分没有研究或虽有研究但未解决的问题,从而作为学术论文写作的生长点。有些论文或著作在结尾部分还会提及本研究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下一步研究的建议,这也为我们的选题提供了参考。在研读实践类文献资料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实践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