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社科学术圈推送的第篇文章
导读论文等待发表时间的长短即发表时滞不仅与论文的质量有关,还与投稿技巧有关。要缩短论文的发表时滞,提高论文的录用率,除要了解所要投向的期刊及其对稿件的要求外,还应遵守法律法规,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等。本文虽以高校教师为对象,但观点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同样较为适用,特此转载。一、忌门不当、户不对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忌论文水平与期刊档次不相符目前国内主流的分档方式是以影响因子为首要参考标准的,但很多高校教师对影响因子不是很了解,因此不掌握这种分类方式。另一种大体的分类是分成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大两类。核心期刊一般会在封面醒目的地方打有核心期刊的字样,且很多网上都有它们的名录,一般很容易区分。此外,全国各高等院校办的学报还可分重点高校的学报,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报,普通专科学校的学报,在这些学报上发表文章的难易度一般来说是依次降低的。这是由于各高校能为自家学报提供的平台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拥有核心期刊的编辑部、重点院校的学报编辑部能收到的稿件相对来讲要比其它两类院校的多且优,所以同样一篇稿件在不同的高校学报的发表时滞很可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衡量自己的论文水平,以及能够接受的发表时滞等各方面的因素,将稿件投向水平相当的学报。笔者建议,在不影响个人前途的情况下,为求以最快的速度发表,增强写作信心,不妨低选,特别是第一次投稿的高校教师,更宜如此。比如原来想投重点院校的学报可改投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很多学报,包括核心期刊,在征稿简则中都明确指出:有基金资助项目的稿件优先刊用。当然并不是所有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都是好文章,但由这些简则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是否有基金项目的支持,文章得到的待遇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作者在投稿时就要注意自己的文章是否有基金项目的支持,是校级的还是省级的或是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如有基金项目支持就应在投稿时注明,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