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综述,你真的会写了吗 [复制链接]

1#

最近经常听见大家谈论文献综述

那么问题来了,

文献综述是什么?如何撰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不要担心,小编已经为大家统统整理好了!

文献综述是什么?

文献综述(review)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整理概括而成的专题性学术论文。从字面理解,“综”即综合,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即评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即对文献的综合与评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还要有发展预测。

文献综述如何撰写?

Q1

找文献

渠道:中国知网、Googlescholar、WebofScience、百度学术等。

Q2

阅读文献

了解发展脉络

通过阅读文献,了解该研究方向的理论发展脉络。

要注意一些非常关键的概念和理论概述,即谁开发了它们?以及是什么时候作出这一项工作的。

要注意这个领域中是否存在一些冲突的观点,有哪些是有争议或分歧的。

找到那些标志性的文献

一旦知道谁是那些“世界的改变者”(这里指领域中作出标志性工作的研究者),就可以继续追踪这些文献了。

需要确认你理解了这些文章的关键概念,这样它们将可以用来解读那些延续这些研究观点的工作。

文献过滤

可供参考的方法:

(1)引文数量可以是文章质量的标志;

(2)丰富你的关键词,让关键词更具体;

(3)快速浏览摘要,然后决定这篇文章的工作是否与你相关;

(4)下载量和引用量,是一个辅助的文献过滤参数;

提取文献精华

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请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不要罗列所读到的所有文献,这样文章会显得冗长而乏味

参考文献追求的是质量和相关性而不是数量

Q3

撰写文献综述

1、梳理逻辑:

参考阅读的中文综述性文章中的大体结构进行逻辑整理,也可以在阅读完英文摘要和结论时,通过分类列出综述框架,再向里面填充内容。

2、内容填充:

这一步要精细,从头开始慢慢磨合和调整,包括语言的润色,逻辑的打理,句子和句子语序调整,段落之间的搭配,细节格式的调整。

3、内容整理:

(1)要注意不同文献间的对比分析,必要时可以列表比较;

(2)总结尽可能全面,遵循MECE原则;

(3)文献综述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所以要看到目前的缺陷,分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Q4

一般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标题

要确切、简明,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如利用:进展、研究、关系等说明语;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关键,主要概述你的review从哪些方面论述某一问题及最终可能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一般3-5个,可根据投稿杂志的要求。

前言

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有关概念、定义和综述范围,说明资料来源,扼要说明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和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等,使读者对正文主体有一初步的印象。

正文

历史发展:

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现状分析:

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1)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2)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3)介绍有争议的相关专家观点或学说,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趋向预测:

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意见、提出展望性意见。这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这部分的内容要客观,不仅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指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总结

读全文进行总结式概括,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强调著者最希望读者了解和接受的内容;述评型文献综述,结语中更多的是建议。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在这里要阐明清楚你的研究计划是什么?

参考文献

尽管是最后一部分,但的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读被引文献作者的尊重以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该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该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该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要注意哪些问题?

Q1

切忌只述不评

若在文献综述类文章中仅仅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自己的评论只是一笔带过,那么就落入了纯粹为了综述而综述的尴尬境地。一篇好的综述文章在广泛阅读和清晰交代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应该能够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应该能够有所评论或总结。我们认为一篇综述性文章中“述”与“评”的比例以7∶3为宜。而且,在评的时候一定要有原创性观点,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已有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式的评论。

Q2

确保准确、清晰

文献综述类文章应该力求准确、清晰,不能写成文学体的流水账。其中,“准确”要求综述客观,在表述前人观点时不要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只需说明被综述文献的主要观点和脉络。在综述过程中切忌断章取义,对文献做人为的取舍。对某篇文献而言,不管你喜欢与否,只要内容与综述主题相关,就必须将其列出。“清晰”是指文献综述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看后一目了然。

Q3

组织好材料,避免罗列、堆砌

我们在做文献综述时常犯的一种毛病就是罗列与堆砌材料。由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找、阅读和分析文献,在实际写作时往往会把所有与综述主题有关的文献中的观点都写入手稿中,就怕遗漏了什么而让自己的努力白费。但是,这样做会导致综述文章臃肿不堪,使综述主题被淹没在大量的材料中而无法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在整理笔记并进行写作时一定要有所取舍;与综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观点,即使已经为它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该舍弃的还得舍弃。

Q4

缩小范围,突出重点

无论是管理学的哪一个研究领域,通常已经存在大量的文献综述类文章,而且很多文章内容重复性较大。造成重复性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作者所选择的综述主题较大、范围较广。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介绍那些最重要的文献,重复自然难以避免。

Q5

认真阅读文献

必须老老实实逐篇阅读已有相关文献,每一篇被引用的文献至少要阅读内容摘要和结论,大部分文献应该阅读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少数重要文献必须通读全文。在认真读文献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查找最新发表的文章或成果,确保综述内容包括最新的文献并能够反映相关研究主题的最前沿成果。

看完这篇推文,相信大家对文献综述有了基本的了解~

如果关于论文还有什么问题,就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本文所有内容和图片均未做商业用途

如有版权问题请在后台留言及时删除

本期编辑:三水

信息来源:学术志西法大新锐传媒

推图片来源:网络

首尾图来源:张成卓姜佳秀(美编部)

责任编辑:张静酸菜鱼kiera王洁

杂志社投稿邮箱:yjstlz

sxu.edu.cn

期待猫头鹰带着你的信笺飞入我的窗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