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年10月18日,甫到德国莱比锡不久,便去看了一场哥特音乐会。
当晚演出的是意大利哥特界国宝级乐队KirlianCamera(基尔良相机)——这支老牌乐队,我只在曾经写毕业论文参考外文原版书籍时才读到过。
(完全是做梦也想不到此生还能亲临他们的现场)
当晚,作为一个亚洲男生,我经历了第一次在欧洲独自去看演出/音乐节的“被搭讪”。
演出开始前,在吧台点了一支啤酒,一边喝酒一边跟服务生说话的时候,走来一位化着哥特妆的亚裔女人,笑眯眯地用德语问我,
“嗨,请问你也是日本人吗?你也喜欢这样的音乐啊?”
她表现得比较友好和热情,如果我说我是日本人,后面会不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呢?
可我不认为需要刻意掩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抱歉,我是中国人。
这样的事情,后来经常发生。
另外一次,在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我在街边的小店里买水喝。
(普罗夫迪夫罗马剧场)
一位亭亭玉立的保加利亚少女,从街上远远看到我这张少见的东亚脸孔,径直向我走来。她难掩心里的激动,夹杂着一丝羞怯,用英语问我,
“哈啰,不好意思,请问你是,日本人吗?(快说是,快说是)”
她这么希望我是日本人,可我却要让她失望而归了。
“不是,其实我是中国人(有关系吗?)。那么,你要不要给我你的手机号码?我们可以认识一下,一起玩啊!”
人家这么主动,我也不能怂,是不是?
“啊,你不是日本人哦!哎呀(好丢脸)……那,很高兴认识你!再见!”
少女满怀期待,却猜错了我的国籍,有些难为情,不知所措,甚至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就羞赧地匆匆跑开了。
咦,这可不像我所了解的欧洲女孩儿们?
欧洲人普遍猜不透我是哪里人,但又自信满满地觉得我大概就是日本人。
还有一次,参加莱比锡大学国际学生组织的短途团体旅行,参观德国境内最大的二战集中营——位于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德语:爱比死亡更深沉)
集中营参观的末尾,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留言和捐赠品,以纪念二战中受害的犹太人,*氵台犯和其他少数群体。
同行的一位游客指着一个看似日本祭奠亡灵的物品,问德国导游大爷那是什么。
德国大爷很谦虚,没有随便编个什么故事敷衍他,看着参观小组里的唯一亚洲面孔——我,说,这可能得请教这位同学,让他给我们讲解一下他们国家的祭祀习俗,因为,你,是日本来的,对吧?
我,我,我,我了个去!
我是中国人啊,大爷,你怎么就觉得我一定是日本人呢?
德国大爷连忙跟我赔不是,估计心里默念“谁叫你们都长得一个样啊,怪我咯”。
好在我已经习惯这样的情形,也不觉受到多大冒犯。
在外旅行,所到之处,大概率被误认为是日本人,而非任何其他国籍。经常有陌生人直接用日语跟我打招呼,这让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欧美人对东亚人都脸盲,就像我们亚洲人对欧美人,对非洲人也脸盲,确实无法分清东亚三国的差异也就算了,也能理解。
可是,东亚人也说我像日本人,这是怎么回事?
在朝鲜旅行的时候,朝鲜导游小朴也对我说,
“你长得不像我们朝鲜人,如果你冒充朝鲜人在街上走,大家肯定会发现的。而且你也不像过来这边的大多数中国游客。我觉得你说的那些欧洲人没错啊,你确实长得像中国电视剧里的那些‘日本*子’嘛。”
这话说得,到底是在夸我呢,还是在变着花样骂我啊?
小朴同志啊,你的小费是想要还是不要了?
(假“日本*子”浪子Jin,和他的朝鲜导游小朴同志,一起在平壤乘地铁,体验当地日常)
一直到后来,有幸结识了我的日本朋友绘美,终于得到了她作为日本人的“终极鉴定”:没错,连她也觉得我长得像他们日本人!
(根据AI(人工智能)鉴定,我有接近七成几率的可能性是日本人,难怪别人总是这样认为!)
(可是各位看官,看看我这位日本朋友的AI民族成分鉴定,说她有近八成几率是中国人。)
(是的,绘美完全不拿我当“外人”,简直是同胞无疑了。)
绘美的终极鉴定,后来再一次被她的同胞所认可。在伊朗伊斯法罕旅行的时候,遇见这位可爱的日本姑娘玛丽娜。
她说,一开始也怀疑我会不会是日本人,而我还以为她是中国姑娘,因为确实很少有日本人去伊朗旅行啊!
后来,从日本朋友的口中得知,伊朗在日本的负面报道居多,而伊朗也没有对日本免签,因此很少有日本人想要去伊朗旅行。
我曾在网上做过一个测试,通过观察(未混血)东亚人的脸孔特征,来猜测他们的国籍。
我原以为作为中国人,肯定比那些欧美人更熟悉东亚的脸孔。结果被测试成绩狠狠打脸,居然只对了一半都不到!
最近,我又做了一次类似的测试,来看看我这些年有没有长进。结果这次更是一败涂地,只对了接近三分之一!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傻傻分不清楚。想挑战的朋友,也去试一下?alllook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