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本文作者宋学侠,在近10年来,多次参与教学论文的评审工作。作者以教学论文写作为案例,对论文写作的步骤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汇总,包括选题、文献阅读、材料收集、论据选取等九个方面。
Part1
选定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关系到论文写作的进程是否顺利,论文写作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
选题的原则与标准
合适的论题应该具备两个准则: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是指有必要论证之题,即该题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最具争议的、最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而是该论之题;
可行性是指有可能论证之题,即作者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具备足够的条件和能力来论证选题,因而是可论之题。
针对当前教学论文在选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对以下五个具体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论题大小应适中。
遵照上文提到的可行性原则,论题不宜过大或过宽。否则,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超出作者本人的主观能力。特别对于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更应该考虑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能力、教学经验、研究经验等因素,首先选择比较小的、具体的论题,作为突破口,以增强信心和兴趣。然后,再尝试比较复杂的大论题,使自己的选题由小到大,由易到难,逐步发展和提高(杨连瑞,);
第二,超出一篇论文的容量。譬如,“论英语教学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这应该是研究方向,而不是作为论文题目。因为非智力因素包含很多方面,需要撰写一系列文章才能完成这个话题的讨论。仅靠一篇文章很难写深、写透。再如,“论英语教学”,这根本就不是一篇论文的题目,分明是一本书的名称,如已出版的书名相似的书籍有《英语教学论》。
2.论题应有时代精神。
选择论题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作者对当前的教学状况及科研动态有透彻的了解,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如,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热点、困惑和关键性的问题;当前理论研究中还有哪些有争议的、需要补充的、或者空白的领域等。同时,还应该能够预测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
3.论题应新颖。
譬如,“如何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已经谈论了30多年的老话题,如果没有新的见解,继续根据此话题写新的论文,恐怕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4.论题应有实用价值。
教学实践是教育科研选题和教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源泉之一。只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教学一线实践中选取论题,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提高升华为理论之后,再回到教学第一线去指导再实践,才能确保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论题应有理论高度。
理论研究动态也是教学论文选题的另一个重要源泉。从当前理论研究领域中选取别人尚没有研究过的空白问题,或者别人已有研究但仍有争议的问题,或者别人已有研究结论但自己具有补充意见或不同看法的问题等,作为论文题目,然后再通过确立论点、选取论据、实施论证等环节的研究与探讨,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具有论辩色彩的理论体系。这样的论文才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Part2
研读文献
论题选定后,下一步就应该对该论题进行攻关研究。其主要工作是收集、浏览、阅读、整理和研究与本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研读文献的主要方法
1.千方百计,收集资料。除了传统的图书馆和资料室之外,计算机网络也是一个收集资料的重要渠道,在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多花费些时间,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2.分门别类,浏览资料。文献资料收集后,应该根据资料作用的大小,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浏览阅读:①通读——阅读全文;②选读——选读有用部分;③研读——认真、仔细、深入、反复阅读和研究与论题相关的内容。
3.整理归纳,研究资料。在浏览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探讨和了解本论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即前人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获得了哪些公认的观点和见解等。
Part3
确立三论
论点——论文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
论据——用来确定论点的真实性的根据;
论证——证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辞海编辑委员会,:-)。
这三论,是论文的主体,是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核心部分。
在研读文献过程中,还应侧重探讨这些文献中关于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取和论证的实施,以及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广泛的、开放式的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感思维。
Part4
收集材料
材料,对于论文来说,相当于高楼大厦的砖瓦石块。没有砖瓦石块,高楼大厦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足够的材料,内容干瘪单薄,论文也就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收集材料的主要方法
1.记好教学笔记。最好是日记,至少应该是周记。在这段时间内,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获得了哪些效果和成绩,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都应该记录在案。
2.积累对比数据。期中和期末的测试成绩,采用新的教法或教学改革实验前后的前测与后测成绩,以及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测试成绩等对比数据,都应该完整地保留下来。
3.进行问卷调查。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或者在试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前与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多项选择和填空题为主的简洁明了的表格或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原始材料。
4.进行个案研究。首先,要确定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学生,也可以是一组学生,或一个班级的学生。然后,进行观察,了解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再后,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其发展变化的原因(章兼中,)。个案分析也可以作为论据保存起来。
写作前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项:
第一,补充那些撰写文章必须引用但平时没有准备的材料,如问卷、访谈、个案等;第二,将材料整合归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Part5
选取论据
论文的论证必须有论据。论据为论点提供支撑,为论证提供材料。论据越翔实,论证越有力。论据是论文的关键要素,是核心。
论据种类丰富,例如:对比数据、表格图表、典型事例、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学生反馈、家长访谈、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经典引语等。
(一)选用论据的原则
1.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2.论据应该与所论证的论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不能以小的论据支撑大的论点。
3.论据举出后,应该立即加以解释说明,将论据融合在论证的过程之中。
(二)主要论据的选用
1.对比数据。在所有的论据中,对比数据是最强有力的客观论据,它能使论证过程数字化。
2.表格和图表。这是一种形象生动、简洁明快的论据。它能把线性的、平面的文字材料转变成多维的、立体的形象,实现文字材料图表化,省去了许多文字阐述。
3.典型事例和个案分析。选用典型事例和个案分析做论据时,必须保证它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把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当做具有普遍意义的论据,从而导出错误的结论。
4.经典引语。引语包括著名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的经典语录和精彩论断,本学科公认的科学公理和学科定论,以及相关格言、名言、谚语、警句等。
Part6
拟定提纲
撰写论文首先要拟订写作提纲,然后按纲行文。简单地说,写作提纲就是整篇文章的总体思路、逻辑图表和结构框架。
(一)写作提纲的特点与作用
写作提纲不必设计得过于正规和详细。一个非正规的、粗放式的提纲就可以帮助你:
①了解你究竟想写什么;
②明确如何把材料整合组织起来;
③了解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新的论据支持;
④草拟一份具有创造性的论文初稿(杨俊峰,)。
(二)拟订提纲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明确文章的大小题目。一般来说,一篇文章至少应设立3个层次的大小标题。
第二步,为大小标题排序。根据总论点的论证需要,以及大小标题之间存在的相互逻辑关系,将这些标题排序,并标注序码。
第三步,材料对号入座。将选定的、将要写进文章中的材料也根据论证的需要分组,并编注序号。
Part7
展开论证
拟订写作提纲后,便开始撰写正文部分的初稿。正文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即论文的论点是正确的、可靠的。
(一)三种主要的论证方式
1.并列式。其特点是,将各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排开,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地论证中心论点。
现以图1的写作提纲为例,略加说明。表中第一个层面上的三个分论点平行并列地排列在文章的同一个层面上,它们从不同侧面、齐头并进地对总论点进行论证。如果这三个分论点被证明是成立的,它们便成为论据,证明总论点也是成立的。
2.递进式。其特点是,将所有的分论点根据它们的不同层次按照递进的方式排列开来,采取层层展开、层层推进、层层深入的逻辑推理方式,来论证总论点。
以图1为例,在其第一个层面上的第一个分论点的下一个层面,即第二个层面上,又设立了两个分论点。如果第二个层面上的分论点被证明是成立的,那么,第一个层面上的分论点就是成立的,进而证明全文的总论点是成立的。这种论证方式叫递进式。
3.混合式。图1把并列式与递进式结合起来,形成了先并列(第一个层面),后递进(第二个层面)的混合式论证方式,或称并列递进式论证方式。该论证方式是围绕论点进行论证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式或结构形式。
(二)八种具体的论证方法
分析法、例证法、推理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反驳法、反证法。
Part8
完善结构
(一)撰写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提纲挈领的简要陈述,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该项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结论及其意义等,但不一定面面俱到。如果有突破性的创新观点和见解,是应该重点提及的。
摘要应该内容精练、语义准确、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可以独立成篇。语言应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多用单句,慎用长句。
(二)选择关键词
关键词其内容是表达论文的主题、在文中最重要、最关键、重复率最高的词或词组,通常是名词或名词词组。一篇文章通常选取3~5个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目、摘要、大小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取出来,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词语之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
(三)撰写引言
引言包括从事该项研究和撰写此文的动机、目的、作用、意义和理论依据,以及前人对本论题研究的背景情况等。有三种常用的具体方法:交代法、提问法、出示观点法。
(四)撰写结束语
结束语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
第一,对全篇文章所论证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提高升华,引出作者对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意见。
第二,提出本论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或者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提出线索。
(五)编制参考文献
列举的参考文献可按参考或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按照作者或编者姓氏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且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
每个列举文献包括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报纸杂志中文章的篇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单位(或报纸杂志名)、出版时间(或报纸版数,杂志期数)等。
主要的文献类型标识为:著作M,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论文集C,研究报告R,学位论文D等。
Part9
推敲修改
对初稿进行推敲修改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1.是否按照提纲要求,把要写的内容完全地、清晰地阐述出来。
2.句子与句子是否保持协调一致,首尾是否贯一。
3.是否运用了错误的或不当的语法和词语。
4.是否符合论文的格式要求。
小结
文中论及的论文写作的九个步骤,完全是出于写作的需要和行文的方便,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其中有的可能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交叉局面。再者,即使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确实存在这些显性的或者隐性的步骤,但它们的写作原则、写作内容与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不可能整齐划一,完全一致。因此,这些步骤只能作为线索,为在写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思考问题时提供参考。
文章转载自“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大学科研圈已获授权。文章原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文章原标题:《教学论文写作的步骤》,作者:宋学侠(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CN50-/G4;ISSN-)创办于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协学术部做学术支持,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大学》系列刊征稿中:
《大学》(思*教研)
dxszjy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