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看懂清华大学体育学学术硕士培养方案的 [复制链接]

1#

导读:清华大学体育学学术硕士培养方案的变化研究

-基于版和版的比较分析

清华大学虽不是专门的体育类院校

但是每年考清华大学体育系的研究生

还是比较多

当然清华大学的录取门槛还是很高的

那么清华大学是如何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呢?

版培养方案

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

[00]体育学

一、适用学科、专业

体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学科代码:),包括:

(1)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1)

(2)运动人体科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2)

(3)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3)

(4)民族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4)

二、培养目标与定位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严谨的研究方法、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运用体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并具备在高校、*府、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

2~3年,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

四、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

(一)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尽快制定培养要求和进度计划,并提交教学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完成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入学后硕士生在指导教师(小组)指导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完成选题报告。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依据《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考核小组一般至少由3名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汇报完成一周内,提交书面报告及选题报告表留档,成绩计入“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必修环节。

(三)通过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依据《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在选题报告通过后半年左右,组织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四)参加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1、每学年参加3次以上社科学院或体育部组织的研究生学术交流研讨会。

2、每学年参加3次以上一级学科的各种学术活动。

每次讨论会和学术活动后须写出小结,并及时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经会议组织者签字或盖章后自己留存,在申请答辩前提交教学管理办公室记载成绩。

五、课程设置

硕士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3,其中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5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内只允许包含2学分外语课程学分。

1、学位课程与环节(不少于23学分)

(1)公共必修课(不少于5学分)

(2)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门1学分)

(3)学科专业课(不少于15学分)

(4)必修环节(不少于2学分)

六、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参见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年第3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清华大学教育学、体育学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以下是版的培养方案

社会科学学院

体育学

一、适用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学科代码:)

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1)

运动人体科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2)

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3)

民族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代码:04)

二、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严谨的研究方法、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运用体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并具备在高校、*府、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2~3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4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分),自学课程学分另计。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

(1)*治课程

(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2学分(考试)

2、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

3、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17学分)

(1)基础理论课(≥5学分,考试)

(2)专业基础课(≥5学分,考试)

(3)专业课(≥7学分,考试)

五、论文

从选题报告通过到申请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六、其它要求

1、硕士研究生在入学一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2、硕士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2年毕业)或第4学期末前(3年毕业)进行开题报告,确定论文工作计划。开题报告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开题报告至少有3位硕士生导师参加。

3、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际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研究和论文工作过程中,应遵守学术道德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

4、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其它类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至少参加20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5次为跨专业的学术报告,每次应有字以上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保存,申请答辩前交教学办公室登记。

5、研究生学习期间以第1作者身份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1篇论文。申请2年毕业的研究生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6、在正式申请答辩前一个月,本学科专业组织对论文的初审及预答辩,进一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论文质量。

7、研究生培养过程可采用校内外培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有关学术活动。

主要变化如下:

1.课程设置

2.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版要求

1.每学年参加3次以上社科学院或体育部组织的研究生学术交流研讨会

2.每年参加3次以上一级学科的各种学术活动

版要求

至少参加20次以上学术活动

其中5次为跨专业的学术报告

每次要有字以上的小结

3.论文撰写

版对于开题报告的字数并没有做明确的限定,版则要求不少于字。

4.小论文要求

版无任何要求

版要求1作一篇普刊

提前毕业1作1篇核心期刊

通过以上4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清华大学体育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标准明显降低,紧跟教育部的步伐。

那么浙江大学

你呢?

请问

浙江大学

你有什么想说的?

参考资料

以上资料均来自于清华大学官方数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