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语文名家稿件系列二吕叔湘语法研 [复制链接]

1#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3003.html

《学语文》名家稿件系列(二)

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

(本文发表于《学语文》年第1期)

目录

《学语文》年第1期

作者简介:吕叔湘(—),著名语言学家。曾在丹阳中学、苏州中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合编《现代汉语词典》,著有《吕叔湘全集》十九卷。

我选定这个题目是因为了解到听众里边中学语文教师比较多。其实这个题目应该是“语法教学与语法研究”,因为我准备从教学讲起,讲到研究,最后还是回到教学。

如果我猜得不错,教师同志们是带着问题来听的。哪些问题呢?(一)要不要跟中学生讲语法?(二)用什么语法体系?用哪本书?(三)教语法跟研究语法有什么关系?有研究的必要吗?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看你讲的是什么样的语法?理论?事实?讲理论,恐怕接受不了。即使记住一些干巴巴的条文,也没有多大用处。讲事实,有用。有些事实,学生知道,跟他说说,化不自觉为自觉。有些事实,学生没注意到,跟他说说,引起他的注意。例如:

(1)打扫街道:扫街道

扫街:*打扫街:练习草字

练草字:练字:*练习字

(2)已经出去了:*已经不出去了

曾经出去过:*曾经不出去过

(但,曾经三个月不出去过)

(*号表示习惯上不这样说。下同。)

讲讲这类事实,学生会很感兴趣。他会说:“是这样,一点不错。”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必为体系问题发愁。可以讲共同的东西,基本的东西,例如名词、动词、数词、量词等等,都不会引起争论。有争议的东西,可以取一家之言,同时声明,这只是一家之言。或者教师说明自己的看法,自己下个定义,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应该告诉学生,语法体系,名词术语,这是手段,不是目的。名词术语是用来说明语法现象的,学习语法不是就学习这些名词术语。实际上,有些现象不用术语也能说明,象上面的例(2)象上面的例(1)也只要用到“动词”和“宾语”这两个术语,“单音、双音”是普通字眼。

对于第三个问题,要多说几句,一般的说,有两种教学法,一种叫做注入式,一种叫做启发式。什么是注入式?我们小时候念的国文教科书里有一课,在第几册忘记了,课文是:“新书一册,先生讲,学生听。”这十个字把注入式教学法形容得非常好,先生的任务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听了并且记住,最好能背出来,这就完成任务了。这种教学法有一个不好听的名称叫做“填鸭式”。这种教学法反作用到教师身上,引导他故步自封,不需要再去钻研。至予启发式,现在很时髦,可往往是似是而非,例如教师发问,他希望学生怎样回答,他就想方设法给他种种暗示,学生领会老师的意思,照他的意思回答了,就算是启发成功。形式上兜了个圈子,实质上还是灌输,这是对启发式教学法的误解。正确的理解应当是:讲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识,教会学生自己观察有关的现象,加以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这是真正的启发式,或者叫做诱导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教会自己去观察、分析和归纳,也就是说,教师得自己首先进行研究。

也许有人怀疑学生有没有观察现象、钻研问题的能力。我看不然。儿童都有求知的欲望,也有求知的能力,会自己观察,甚至试验(例如对于某些小动物),不懂就问大人。可是大人不喜欢小孩儿多问。“你不懂”,“跟你说不清”,“你长大了就知道”,等等。逃了幼儿园,阿姨不许孩子们“乱说乱动”,有些问题她们也确实回答不了。到了小学里头,多数学生已经很守“规矩”,养成乖乖儿的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连发问的欲望也没有了。我们要想方设法鼓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恢复他们自学的劲头,一句话,要对他们进行人工呼吸。但是首先要把自己的思想活跃起来,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一定要自己会发现问题,并且能跟踪追击,才能带领学生前进。

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法不限于语文科,涉及各个学科。两种教学法的斗争是,或者说应该是,当前教育战线上一大问题。我借今天的机会做点宣传。去年十一月在苏州开了个“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我有个书面发言,后来登在年1月13日的上海《文汇报》上,我这里摘录两段:

两种教学法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跟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分别相比。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改变为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能力。仅仅为它的顺利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法,虽然经常受到批评,可是至今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不但是小学、中学是填鸭式教学法占优势,甚至大学也是填鸭式教学法占优势。填鸭式教学法能够迷惑人的地方在于它能让学生滔滔不绝地背给你听,而诱导式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在这上头往往甘拜下风。中国大学的优等毕业生跟欧美大学的同等学生比较,考试成绩可以胜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不如:在毕业考试的时候可以胜过他们,毕业十年以后往往落下一大截,这里边虽然也有别的因素,但是学习方法的不同是主要的原因。我们说,要比较不同的教学法的优劣,不能看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的分数,要看学生离开学校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成就。

由于种种原因,理想的教学法一时还难于实现,至少是难于普遍实现。不讲统一考试等等问题,光是一个班的人数常常超过四十,甚至多到六七十,就是非常不利的条件。尽管这样,在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法中间加入一点诱导式的精神还是可以的。至少可以鼓励学生发问而不是防止学生发问。“在课堂上,当遇到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斥责学生固然不对,简单地说一声‘不知道’,也容易使学生失望。较好的办法是肯定并鼓励学生多思善问,与学生一起讨论,能当堂解决更好,不能解决就留待以后。”(光明日报,年1月8日,王尊*:《弟子不必不如师》)

研究语法,研究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语法研究的表面和实际。

语法研究的表面,一是热闹:多,文章多,书多。讲词汇的没有这么多,讲语音的更少,就是讲语法的多。现代汉语的研究生十个有九个在语法方面选择论文题。二是分歧,混乱:人各一说,各不相下,让不搞语法的人觉得语法这东西非常复杂,非常神秘。

语法研究的实际呢?表面的热闹掩盖着实际的空虚。语法事实是复杂的,可是深入到这复杂的事实里边去寻找条理,寻找规律的并不很多。议论纷纷大多不是针对那些复杂的事实,而是针对某些粗枝大叶的问题,即所谓“理论〞问题。

必备理论是重要的,是需要研究的,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充分的事实做基础。理论产生于事实,用来概括事实,用来解释事实。科学史上有无数例证。当然,理论也能引导科学家去观察和做实验,导致新的事实的发现,例如门德列耶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导致某些新元素的发现。但是任何理论都不能代替观察和实验,新的元素没有找着的时候,那个位置只能空在那里。语言现象之中只有语音可以做些实验,语法现象只能观察。这里所说的观察包括听别人说话,听自己说话(反省),到群众中去做调查,等等。当然也包括读书,有些预先想不到的格式会在读书的时候不期而遇,长而复杂的句子也只在书面语里出现。

诸位也许要问:怎么观察?怎么发现问题?我的回答是要对语言有敏感,而这敏感是可以培养的。音乐家对声音的组合敏感,画家对色彩和明暗敏感,也大都是培养出来的。要有好奇心,不是“见怪不怪”,而是“见不怪而怪”。方法末,主要是比较。

(3)他学了英语。他学过英语。

我前年到了上海。我前年到过上海。

‘他学了英语’含有学会了的意思;‘他学过英语’的含义就不一定,多半是没学会,但也不排除学会了,例如说,‘他学过英语,应该看得懂。’‘我前年到过上海’,说这个话的人一定不在上海;‘我前年到了上海’,说这个话的人可能已经不在上海,也可能还在上海。

(4)今天上三堂课。

今天上了三堂课。

今天上了三堂课了。

‘今天上三堂课’。是一种‘宣布’的口气,着重说明不是两堂,也不是四堂。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一堂没上,也可能上了一堂,两堂,或者三堂。‘今天上了三堂课’,课已上完,不再上了。‘今天上了三堂课了’,课还没完,还要上一堂或者几堂。

上面这两个例子是话都能说而意思有分别的例子。下面是语句格式同中有异,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的例子。

(5)很不轻:*很不重

很不干净:*很不脏

很不容易:*很不难

很不简单:*很不复杂

(但,很不坏:很不好)

“轻”和“重”,“干净”和“脏”,“容易”和“难”,“简单”和“复杂”是成对的反义词,前头的一个是消极意义的,后头一个是积极意义的。都可以用“不”来否定,可是加了“不”之后,“不轻”等等可以加“很”,“不重”等等就不能加“很”。

这个例子是拿三种格式来测验几个动词,看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或不大能说“了~”的“~”代表有关的动词。句号表示话已完。从这个表看,各个动词的用法是相当参差的,并且跟意义相近与否关系不大,如“看”和“望”意思相近,用法不同。“坐”分(1)(2),“坐”(1)是不及物用法,如“坐一会儿”,“坐”(2)是及物用法,如“坐火车”。

这个表代表十二个句子,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请诸位自己去琢磨琢磨。

很多语句看上去好象没有什么可注意之处,也就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只要改变里边的一个成分,或是改变一下语序,再跟原来的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一切事物的特点都是跟别的事物比较比出来的。比如人的特点只有跟别的动物比较才显出来,例如人有手,人会造工具,人会把食物煮熟或者烤熟了吃,人会说话,等等,都是跟别的动物比较比出来的。我在《中国文法要略》年第一版的例言里说过:“要明白一种语文的文法,只有应用比较的方法。拿文言词句和文言词句比较,拿白话词句和白话词句比较,这是一种比较。文言是一句话,白话里怎么说,白话里一句话,文言里怎么说,这又是一种比较。一句中国话,翻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怎么表达,这又是一种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年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做过一次报告,题目是《通过对比研究语法》,里边讲到中外对比,古今对比,普通话与方言对比,普通话内部对比。讲稿登在这个学院出版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二辑(当时还没有定期出版,所以没有年份,光有“第二辑”)。

有的同志会说,我就是不会发现问题,不知道哪句话值得注意,不知道拿什么跟什么比较。是有这种情形。然而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对语言的敏感是可以培养的。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我曾经在一本旧的《中国青年》里抄下一个地质学院学生的文章里的话:“野外给我第一个感觉是:许多平时看惯了的东西,现在都有了不同的意义了。我已经能用初步的地质眼光去认识野外了。”对了,搞地质工作要有地质眼光,搞语法工作要有语法眼光,而这是可以培养的。

现在回过来再讲语法教学。刚才已经明确了跟中学生讲语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留意各种语法现象,而不是让他死记一些干巴巴的条文。特别要警惕,不要为了表示渊博,把语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带到课堂里来。总要记住,跟中学生讲语法,目的是实用,主要是培养他对语法现象的敏感,教会他自己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讲几个具体问题。一个问题:是拿出若干课时来专门讲语法啊,还是在讲阅读课的时候随机指点?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经验,说不出哪种办法好。也许初中阶段比较适宜作随机指点,高中阶段可以比较成系统的讲。

另一个问题:术语问题。讲语法必然要用到一些术语。多年以前,叶圣陶叶老有一天问我,能否写一条普及性的语法书,完全不用术语。我试过,完全不用术语做不到,只能力求少用。当然,术语与体系有关,有的体系用的术语多些,有的体系用的术语少些。虽然体系好坏不决定于术语多少,但是我以为术语繁简应该作为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哲学中有所谓奥康氏剃刀,意思是凡是可以不建立的概念都一概要剃掉。我看这也适用于语法。例如,可以说“形名短语”,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定名短语”,但不必用“定心短语〞。总之,术语者不得已而用之。不能用术语而说得清楚则不用;外行欢迎,内行也不嫌弃,这叫做“雅俗共赏”。当然,内行跟内行讨论问题的时候,为了讨论的深入,避免产生歧义,多用几个术语还是应该允许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现场操作,就是要设计一个教案。(当然,这是指专门讲语法的课说的,不过采用随机指点的办法时也可以参考。)讲语法也跟讲别的课程一样,一定要“循循善诱”,切忌照本宣科,不管你的本子多好,照念总是要失败的。我在年讲过一次《怎样跟中学生讲语法》,讲稿后来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年7月号。现在把那次讲话的内容在这里简单的复述一下。我用“把”字句做例子,假设用的是年印的初中《汉语》课本第三册。课本里先举了一句用“把”一句不用“把”的四对句子:

(8)我们打退了敌人:我们把敌人打退了

他拿出日记本来:他把日记本拿出来

大家鼓励了他一番:大家把他鼓励了一番

爸爸送他到学校:爸爸把他送到学校里

然后说明用‘把’字句有两个条件:第一,动词是及物动词;第二,动词后边有补充成分。如果动词加补充成分的后边允许宾语放在那里,那就用不用‘把’都可以;如果不允许宾语放在那里,那就必须用“把”。然后举了四个必须用‘把’的句子:

(9)他把各门功课又温习了一遍。

李向平把他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他们把那封信读了又读。

那匹马把木头的台阶咬下一片来。

课本到这里就完了。我们先把课本琢磨琢磨,看看是不是基本上解决问题了。设想自己是个比较爱动脑筋的学生,会提出些什么问题。第一,课本只举了必须用‘把’和可用可不用‘把’的例子,没有举不能用“把”的例子有没有这样的例子?第二,课本只说(8)的四句是允许宾语在后的,(9)的四句是不允许宾语在后的,没有具体说明什么样的补充成分加在过词后边不排斥宾语在后;什么样的补充成分加在动词后边就得把宾语提前。第三,课本没有说明可用可不用‘把’的句子是不是可以随便用,还是两种句式各有适用的场合。

底下就设想教师看参考书,例如《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进一步了解“把”字句的用法。然后设计教课的方案。先拿同一个“把”字句做线索,在这个句子上加上各种变化,看是否还能用“把〞字,然后用别的句子做补充。通过一系列的例句,最后得出三点结论:

(一)宾语代表有定的事物,宜于用‘把’字提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放在后边(见第二条);宾语代表无定的事物,只能放在后边。

(二)动词后边的补充成分很简单,宾语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提前:动词后边的补充成分比较复杂,宾语必须提前。宾语本身比较复杂,也宜于提前。

(三)宾语可前可后的句子,采用哪一种句式要看哪一种句式更有利于上下文的连贯。此外,如果强调动作的情景、结果等等,也宜于把宾语提前。

关于(一)(二)两点的例句太多,这里不说了,只把第(三)点关于有利于上下文连贯的例子在这里说一下:

(10)我们打退了敌人,乘胜前进

我们把敌人打退了,把阵地交给接防的部队

爸爸送他到学校里,嘱咐他好好学习

爸爸把他送到学校里,交给了老师

关于“把”字句的教学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想出一个题目请各位老师回去研究研究,拟出一个教学的步骤。我的题目是“动趋式”,就是一个动词加上一个趋向动词这样一种格式。关于这个格式,有几点是必须让学生知道的:

(一)趋向动词有三类:(1)来,去;(2)上,下,出,回等;(3)上来,下去,等。

(二)动趋式动词之后的宾语有一般宾语和处所宾语之分,前者可以有三种位置,后者只能有一种位置。比较“拿出一把扇子来,拿出来一把扇子,拿一把扇子出来〞和“走出门来;说出口来”。

(三)动趋式的意义有虚实之分,与空间有关的意义是实义,与空间无关的是虚义。比较"站起来”和“看起来”。

(四)在动词和趋向动词之间加"得"和"不"构成可能式。有些动趋式只有可能式,没有非可能式;例如“说得过去,说不过去”。

《学语文》征稿启事

《学语文》主要面向中学语文教学,刊发有关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常设五个栏目: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语言文化。专论平台:刊载有创见性的语文教学论文,介绍有前瞻性的教改经验,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备课网页:配合各学期的课文教学,为教师教好课文和学生理解课文提供帮助。考试园地:洞悉、揭示考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读写频道:丰富读者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理论,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语言文化:探索中学语言教学的规律,透析各种语言文化现象,帮助读者拓宽文化视野,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稿件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p>

1.文题以20个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副标题。

2.中文摘要至字,关键词3至5个。

3.正文一般不少于字。

4.文末附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职务等。

5.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如“[1]12”,在引文后将“[1]12”上标。引用经典著作使用最新版本。参考文献著录在文末,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文题[J].刊名,出版年(期).

例:[1]陈文忠.《乡土中国》的理论结构[J].学语文,(6).

[报纸]作者.文题[N].报名,出版日期和版次.

例:[2]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2-25(10).

[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3]洛夫.诗魔之歌[M].广州:花城出版社,.

[译著]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文集]作者.文题[C]//编者.文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吴乔.围炉诗话[C]//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富寿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学位论文]作者.文题[D].地名:单位,年份.

例:[5]刘颖慧.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在线文献]作者.文题[E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